0144、野店 2(1 / 2)

0144、野店(2)

‘野店’就要開業了。

與其說是三人開店,還不如說是房東大娘在開。

對於十竅通了九竅,隻有一竅不通的三人來說,要不是熱心的房東大娘,他們根本就不知道從什麼地方入手。

房東大娘給三人找好了店麵,帶著三人談好租金,又與離開家簽訂了使用合同,然後,三人開始按照自己想法來裝修、布置店麵了。

裝修店麵,三人不懂,還得房東大娘給他們安排。一陣忙碌下來,什麼都得房東大娘替他們作主。房東大娘也是醉了。

“三位大兄弟,這是你們在開店,還是我在開店啊?你們什麼也不懂,怎麼想到起來要開一家店。”

三人看著大娘,隻是一個勁的傻笑。其實,大娘也樂得有人願意叫自己幫忙。開一個店,按自己的想法去安排、去設計、去‘經營’,還有人願意讓自己去指使,而且還不用自己出錢,也不用自己以後承擔風險,這種指手畫腳了副領導架式的事,誰不願意幹。所以,安排了幾天,這裏的一切全聽房東大娘的。

房東大娘幫著三人把房子租了下來,首先在二樓為三人裝修好三間房,供三人睡覺休息,這一次,再也不用吳懼、吳畏兩人共一間房甚至一張床了。

三人有了住的地方,就從房東大娘這邊搬了過去。這邊的房東大娘樂嗬嗬的,根本沒感覺到三人搬走,自己少了房租而感到失落,相比於房租,她能夠代替三人‘行使領導權力’,大娘比賺了錢還高興。

新的店麵正在緊張地裝修中,三人的吃飯問題還在房東大娘那邊解決。三人在房東大娘家住了好長時間,基本把這裏當成自己的家了。一開始,這個小村莊的人,包括房東大娘對於三人都有顧慮,對他們的身份都有些疑惑。大多數時間,大家都是客客氣氣、敬而遠之,一直把三人當成客人對待。現在,知道三人要在這小村莊長住下來,並且還要開一家小店。

那就是自己人了,他們與三人的關係開始從生疏漸漸走向親密。

這個年代,可沒有什麼‘外來人’,要受到排擠的說法。一個村莊,也許就是由很多不同時期、不同地方逃荒僻難而來的人組成的。能夠生活在一起就是很好的鄰居,就是以後一起生活的親人。所以,他們之間的相處也很融洽。

得知三人要開店,在房東大娘的召集下,村莊裏的其他人自願過來幫忙。

不用幾天功夫,一個老店麵,在眾人的全力幫助下,改造成了一個嶄新的小店。

吳世琮三人的小店就要開張了。

如何起一個好聽又響亮又招客的店名,這是一件重要的事,吳世琮三人行伍出生,對這方麵沒有太多的研究。

熱心的房東大娘幫他們找來村莊裏最有文化的秀才,通過天幹地支、金木水火、陰陽八卦那麼一番折騰,秀才給他們的小店起了個好聽的名字,叫‘雅和’酒店,秀才的解釋是取‘室雅人和’之意。好多不識字的村人,加上帶些地方口音,他們把它叫成了‘野合’店,也叫‘野店’。什麼‘雅和’,他們不懂,但‘野店’‘野合’他們都懂。後來,就慢慢地直接叫成了‘野合店’或‘野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