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會兒,又聽到那個尖厲的太監聲音道:
“皇上恩準,你起來,前麵帶路。”
“謝皇上。”
老方丈慢慢支撐著直起腰,卻並不敢抬起頭。不過,在他半彎著腰時,眼睛的餘光裏看到,皇上已經從馬上滑了下來。一雙穿著將軍靴的腳已站在了他的眼前。
“這離寺已經不遠,我下馬走著上去就行,作主持就在聯身邊,給聯作些簡單介紹。”
老方丈哪裏敢接話,趕緊退了兩步,把腰彎曲成九十度,顫威威地道:
“貧道不敢,請皇上前麵走著,貧僧跟在後麵給皇上介紹就是。”
康熙皇帝也不推辭,轉過身子,自行朝前麵走去。旁邊兩位舉著金黃禦傘的隨從,從青衣老方丈身邊走過後,他才彎著腰,默默地跟在身後。他的前後,緊緊地跟過來幾位腰佩利劍的將軍,這讓老方丈走得更加的不自然。
不過,他一點也不敢怠慢,一步步緊跟著,不停地給皇上介紹著五台山上的一切。
一路上,累得老方丈早已滿頭大汗。可是,康熙皇上的興致一點也沒有減少,反而越看越興奮,越聽老方丈講解越高興。不過,皇上也已經額上有汗了,旁邊幾個搖扇的太監們,累得前滾後爬的,有點狼狽。
而其他與老方丈一樣跪在路邊的眾僧道們,等著前麵的皇上及護衛人員全都走過之後,也慢慢地爬起來,小心翼翼地跟在後麵,一同朝著山上走來。
一些在遠處觀看的遊客、信徒們,更是遠遠地跟著,大家聽說是大清康熙皇上親臨五台山,這可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誰不想親眼目睹皇上的尊容。也許,遠遠地看上一眼,也是一輩子都值得炫耀的事。
吳世琮等三人,通過化了妝,換了一身普通的衣服,也夾雜在眾人之間,默默地跟著走上山來。
好不容易,走到了一處休憩點,這可是一個好去處。
這裏,石碑林立;這裏,古樹參天。
石壁上,到處都是前幾朝幾代的文人黑客留下字跡。這讓本就對中原漢文化有著深厚興趣的康熙皇上激動不已、讚歎不已。不停地繞著那些碑文比劃著,並且在自己口中不停地‘嘖嘖’稱讚著。
有那投其所好的近臣,來到康熙皇帝前麵獻媚道:
“皇上大恩於天下,今又親臨佛地,為我大清黎民百姓祈禱求佛,並深得漢學精髓,何不也學學漢人皇帝登臨題字,以昭吾皇萬世基業永固,百姓必感恩戴德,佛主亦會佑我大清萬年昌盛。”
本就有些手癢癢想表現一下的康熙皇帝,再在這邦媚臣的慫恿下,太監們送過來紙筆。康熙皇帝慢慢提起了禦筆,揮毫舞墨,在紙上寫了起來。而此時的康熙,也早已忘記了自己是一個皇帝,就如同古時那些詩書狂士一樣,一邊笑著,一邊左右搖晃著。手來筆去,很快就在宣紙上留下了他的筆跡。
而旁邊的一幹太監、眾臣等,更是推波助瀾。
這一景像,讓所有山上的眾僧、遊人也都湊了過來。
而其中,就有吳世琮三人。
三位行伍出生的漢子,本就對康熙這個‘仇人’沒什麼好感。這會,又遠遠看到,一個皇上這麼狂妄的樣子。特別是脾氣有些暴躁的吳懼,早已經從藏在腰間的短劍抽了出來,就要撥開眾人,要朝著狂笑著的康熙衝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