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63、京城風煙 1(1 / 2)

0001、屠夫老板

吳遼,一個私營食品加工企業的小老板。

說簡單些,就是幾十年前所說的屠夫,這年頭換了個好聽的名字而已。

其實,這也不奇怪,誰不想有一個響亮的‘名頭’。三個擦皮鞋的可以成立‘亮妝’公司;置辦死人送葬的可以成立‘天堂公司’;誰說一個殺豬賣肉的就不能叫自己的行當為‘公司’、當‘老板’呢。

吳遼吳老板,高中畢業沒有考取大學,在這沒有‘鐵飯碗’的年代,讀不讀大學也無所謂了。所以,就撿起了他父親的這個行當,也算是子承父業了。

幹了幾年,經不起‘外麵世界很精彩’的誘惑,和其他同齡的人一起去了沿海城市。

不過,他幹的還是他的老本行——殺豬賣肉。

幾年過後,招了幾個‘夥計’,順理成章地成立了‘公司’、做起了老板。當然,很多時候,吳遼吳老板還是要親自操刀宰豬屠羊的。

今年,由於疫情的影響,吳老板春節期間回到老家,已經有好幾個月出不去了。

待在家裏的吳老板是睡得頭昏腦脹;酒喝得吐掉肝腸;麻將打得天昏地暗;和那些穿開襠褲撒尿和泥長大的小夥伴們一起,玩也玩夠了。

與其他的小夥伴不同的是,人家都已經成家立業了,而以近三十而立的吳老板卻還是孤身一人。

在這個不是很熱鬧的小山村,除了喝酒、睡覺、打麻將,也就沒有其他的事可幹了。

其他已經結婚的小夥伴晚上回家還有點其他的‘活’幹,反正現在也不實行計劃生育了,大不了多一個兩個小孩而已。

而吳遼吳老板是真的無聊。

這天,百無聊賴中,他想去爬自家後麵那座小有名氣的小山。

這座山,不是什麼名山大川,可在附近知道它的人還真不少。主要是這座山上有一座曾經很大的寺廟,還有一塊傳說是什麼皇帝遊覽時留下的石刻墓碑。

傳說這個山頭,原來可不僅僅是一個寺院,而是擁有四十八座廟宇,曾經是一個盛極一時的大寺廟。不過,吳遼吳老板還真的沒見過。

他從小就隻知道這座山上有這個寺院,寺院裏有幾個說是尼姑又不是尼姑的老婦人。聽說都是附近寨子裏跟媳婦吵架了才堵氣上山,說是要出家吃齋念佛的。

這些,吳遼吳老板都知道。

這幾個山頭,他是再熟悉不過的了。雖然說這是什麼佛教聖地,可那時,吳老板和小夥伴們會經常到這裏來砍柴割草放牛等。特別是寒暑假期間,這些山頭就是他和小夥伴們的‘樂園’。山上的野花什麼時候開、野果什麼時候熟;山上什麼地方長蘑菇、什麼地方長竹筍等都一清二楚。就連山上的鳥叫,他們都能分辨出公母來。

吳老板一個人慢悠悠爬上山頂。

今天天氣不錯,微微的陽光還不算太熱。照在身上,曖曖的剛好舒服。

好久沒有爬山鍛煉的吳老板,到山頂時,後背已微微有汗了。山上的涼風一吹,那種涼爽,已經是好多年沒有享受過了。

城市裏沒有這樣的風。

就算是有,為了生活奔忙的吳遼吳老板也沒心思去享受,也找不到這種童年才有的、純真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