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1、祭祀明孝陵 2(1 / 2)

0201、祭祀明孝陵(2)

卻說大清康熙皇帝秘密出宮,微服私訪黃河水患。視察結束,卻突然大張其鼓地南下江南,並大張其鼓地祭祀明孝陵。

南方,以吳三桂為首的三蕃叛亂,幾年前才剛剛平息。近幾年還時有三蕃叛亂的殘餘勢力頻繁出現,並為患朝廷。

加上幾年來發生的京城行刺、大鬧五台山、木蘭秋獮事件等等,是不是與三蕃叛亂有關,現在都不得而知。

這個時期,康熙皇帝南下江南,明目張膽地祭祀明孝陵。這其中到底隱藏著什麼。

康熙皇帝,在眾文臣武將及江陵眾臣的簇擁下,浩浩蕩蕩來到明孝陵。

祭祀活動也在大清皇帝進入孝陵以後,順利開展。

祭祀明孝陵,是一件嚴肅、莊重、認真的事。

在封建王朝,祭祀活動本就是國之大事。不過,那都是祭祀本朝的先帝先皇,即是自己皇族祖宗。像這種祭奠前朝的皇帝皇陵,古也有之。隻不過,那也隻是某某皇帝路過某某前朝皇帝陵寢時,出於尊重,或許會派出自己的近臣或太子、親王等前去祭祀,以表達對前朝皇帝的尊重。

大清的皇帝卻在這剛剛平定不久的南方,大張其鼓地祭祀前朝皇帝陵寢,真的有些讓人費解。

不過,既然祭祀是一件莊嚴認真嚴肅的事,不管出於什麼目的,還得按祭祀活動該有的程序和規模進行。

康熙皇帝帶著太子及眾臣,進入陵墓區,在特定的宮殿裏換上地方官員早已經為他們準備好的祭祀服。其他的祭祀果品等,也在這個時候由地方官員和皇帝身邊的人一一擺好。

祭祀活動馬上開始,按照皇家祭祀活動的程序,首先祭祀的是天地神靈。

進入正式的祭祀活動後,皇上身邊,以及太子身邊的近臣太監等就不能參與祭祀活動了。特別是太監,他們沒有這個權利,也不允許進入正規的祭祀場合。

太子身邊的小太監南方,就是在這個時候,從太子的身邊蹓出來的。

康熙皇上一身祭服,在陵墓守護人員的帶領下,緩緩來到明孝陵即朱元璋的陵墓前。其他的人如太子等,緊緊地跟在皇上的身後,在朱元璋的陵墓前排成一行。默默地對著朱元璋的陵墓輕輕磕了三個頭。

康熙皇帝向前一步,從身前祭台上拿起一杯酒,轉過身來,走過身後的一排人群。然後,麵對青天,把酒杯高高舉起,嘴裏默默地念叨著什麼。然後,把一杯酒輕輕地灑在自己身前。

身後的一位祭祀者遞過來第二杯酒,康熙皇帝以同樣的方式,把它灑在地上。

祭天三杯,祭地三杯。

康熙皇帝回過身,回到孝陵的墓碑前,對著墓碑又舉起三杯,然後灑在謩墓碑上。

最後,他親自舉起一杯酒,對著墓碑又是三叩首。然後雙手舉起酒杯一飲而進,喝幹了這杯酒。

站立兩旁的軍樂隊湊起了軍樂,旁邊的一群士兵放起了鞭炮。陵墓區的所有士兵手裏的旗幟開始搖動起來。

一陣鞭炮、軍樂、呐喊聲後,一位近臣從康熙皇帝身邊走出來,念起了長長的祭文——

……

康熙皇帝和所有人一樣,莊嚴肅穆地站在一旁,認真而虔誠的聽著近臣念誦的祭文。

整個陵墓區也是一片寂靜,寂靜得沒有一點聲音,讓近臣的祭文能夠傳到很遠很遠。傳至陵墓區外的森林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