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0、秘密西歸(1 / 2)

逃出了南方故都江寧,卻並沒有逃出大清在南方對於三藩造反後對大周‘餘孽’的抓捕、擒殺。

三藩起兵造反,最後一位藩王吳三桂建立的大周已經滅亡三年,北方早已經風平浪靜。南方卻仍然在暗流湧動、危機四伏。

滿清朝廷對於南方三藩造反的所謂‘殘餘’勢力的清剿,一點也沒放鬆,有時甚至比直接針對三藩反王麵對麵的戰爭還厲害。

吳世琮,同樣,在大清清剿大周時,朝廷的記載是‘逃循’。可是對於外界,他同樣是已經被‘殺死的反賊’。這讓他對於滿清的很多公開的、針對大周的消息,都不可全信。

正因為如此,一方麵,滿清在大肆地宣揚大清如何如何肅清了三藩餘孽,另一方麵又在秘密對三藩殘餘勢力的殘忍虐殺。

大清康熙皇帝高調祭祀明孝陵,本想借機擒殺一批三藩、特別是吳三桂的殘餘勢力,特別是那些還抱仇殺他這個大清皇帝的江湖義士、劍客等,更是得而誅之而後快。

他的計謀實現了,‘刺客’來了。可是,卻又被他們逃脫了。他這次秘密出行、周密布署,本想著為那些儲意刺殺他的‘反賊’一次沉重的打擊,最後,還是讓刺客輕鬆地逃跑了。

最終追查下來,是宮中太子身邊的小太監出賣了他。讓他一個周密的計劃又一次破滅。

這些年,一連好幾次,他都懷疑宮中出了內奸,有人與反賊吳三桂有勾結,但他一直不知道宮中的這個人是誰,是被囚禁起來的建寧公主,還是……

可他萬萬沒有想到,卻是一個剛剛進入宮中不久的、十幾歲的小太監,而且還是他特別信任的那個小花童。把他放在太子身邊,也是最危險的太監。

仔細一想,小太監的來曆,不正與被囚禁的建寧公主有關係嗎。(這也是後來康熙一直把建寧公主囚禁到她去世為止的原因)

此次祭祀明孝陵,誘殺三藩殘餘勢力的計劃落空,又一次把康熙給激怒了。又一輪的全國擒殺、抓捕反清餘孽的行動,開始鋪開。

吳世琮三人,要想從江南秘密潛回黔地、雲南,肯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一路上,他們喬裝改扮,晝伏夜行。也親眼目睹了清兵大肆捕殺南方漢人百姓的殘忍場麵。

這一天,三人行自江西某縣。看見一夥清兵抓獲一批漢人,正在押往刑場。吳世琮三人當然不敢直接出麵,在他們秘密留宿的小店裏,三人剛好看到了這一幕。經過打聽知道,這樣的事,在南方經常發生。

清兵時不時地把一些漢人抓地起來,剃頭、留辮,逼著他們承認自己是大周的殘餘勢力。或者把他們關起來,能過嚴刑逼供,讓他們承認是吳三桂的後人,然後把他們斬殺後,向大清朝廷報功。朝廷裏經常有某某某地方又抓到多少大周的殘餘勢力,或者吳三桂的後人,從而從朝廷領取相應的獎勵和俸祿,地方各級大小官吏,也因此而得到提升和任用。

這期間,在南方,不知冤殺了多少南方漢人,同時加深了南方漢人對於滿清統治的憎恨和反抗。

這一行動,同樣增加了吳世琮等人對於大清的仇恨,同時,也看到了,他們反清的計劃,在南方或許能夠實現。

經過艱難的跋涉和鬥智鬥勇,三個月後,三人終於來到了湖南嶽陽。

嶽陽,可是幾年前平西王大舉東進時,最輝煌的時,他們的軍隊占領的最前方。如果當時的兵馬大元帥、後來的大周昭武皇帝吳三桂能夠聽取眾臣的建議,一舉打過長江,直掠京城,說不定現在坐在京城的,不一定就是滿清的康熙皇帝,而是他們的大周昭武皇帝,是大漢族的統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