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這舊部又在哪裏,是被清兵已經殺絕了,還是能找到一部分。如果還有,他們又在哪裏。
作為長期居住在此山上的飛虎,對幾年前的事情也略知一二。
平西王吳三桂雲南起兵,大舉東進,雲南、貴州所有州縣大多開城出降。一路東進,勢如破竹。山下這小小的縣城,也在一夜之間,城頭變幻了大王旗。平西王不費吹灰之力就占領了整個貴州。接著分兵廣西、湖南直到打到衡州城下。
打到衡州城下的吳三桂,登臨南嶽,一陣壯誌豪情,並當作登山眾臣將帥的麵寫下了那道‘遊了一峰又一峰,七十二峰到祝融’的慷慨詩句,也抒發他一路奔馳、幾個月內占領了整個長江以南半壁江山的壯舉。
然後,又在衡州匆匆稱帝,建立了南方政權——大周,並自稱為大周開國皇帝‘昭武’。
可事與願違,天有不測風雲,剛剛登上皇帝寶座的吳三桂一病不起,不到三個月,就在衡州匆匆去世。為了穩定軍心,眾臣將帥對吳三桂的死秘而不宣,直到最後,前線連連潰敗,才派出重臣大將,把大周昭武皇帝的遺骸秘密運往昆明。
可是……
後來,陳飛虎等還聽到,曾經駐守廣西的龍威大將軍,在廣西兵敗後逃遁回了黔地,並由黔地又秘密潛入京城,並在京城秘密進行了多起刺殺康熙皇帝的‘壯舉’。
而湖南兵敗後,就有一支軍隊,其中就包括大將軍馬寶在內,他們護送著吳三桂家小,再一次從長江進入沅水㵲水,潛入黔東。
原來,大周昭武皇帝吳三桂病逝,分為三路疑兵秘密把他的遺骸運往雲南。在真實運送遺骸的吳世琮一路安全進入黔地之後,其他兩路人馬,由於湖南境內戰事緊迫,就秘密地退回了湖南,參與了後麵的戰鬥。直到最後,湖南戰事的最後潰敗。其中一路才保護著吳三桂的家小,重又進入了沅水㵲水。
這就是大周衡州兵敗後,陳飛虎等聽到的所有消息。
現在,這些消息對於吳世琮很重要。這也是他這麼多年在北方、在京城沒有聽到過的。特別得知吳氏家小最後經㵲水退入黔地。
那可都是他的親人,雖然他的另一批親人、家小已經在廣西兵敗時逃走,到現在都不知死活,可是,在衡州,同樣也有他的家人。
聽到這,吳世琮打斷了陳飛虎的說話。
“你得到的這些消息,準確嗎?”
“沒有準確的消息,可是,連一路跟著大周軍追殺過來的清兵都是這麼說的。然後,皇孫吳世璠在貴陽即位,這支潛回黔地的大周軍及家小就沒再出現過。雖然在以後的貴陽還是昆明之戰中,馬寶將軍,胡國柱、夏國相等將軍重臣等都曾出現過,在昆明兵敗後,自殺的小皇帝吳世璠以及丞相郭壯圖等,都在清軍的投降名單中公布過,可是,就有吳應麒及夫人陳圓圓的死及屍首有些蹊蹺。”
“這麼說,這支沿沅水進入㵲水進入黔地的、包括陳圓圓夫人在內的家兵,有可能還在黔東某個地方?”
“我也覺得有這種可能。”
最後,吳世琮決定,現在起事,還不是時候,召集舊部,擴充兵力才是現在必須要做的事。再加上,如果能夠找到一些仍然潛藏在黔地、雲南的部分親人和兵將,必將壯大重新起事的隊伍。
故此,他把陳飛虎留下來,暫時保住這一塊聖地。
他,帶著著吳懼吳畏兩人,重新又走上了滇黔尋宗、尋兵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