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章 心疼
隻是小樂不知道,木西確實是一個人,她用大量的時間來查閱成都各處名勝古跡的資料,了解其中的曆史故事,然後懷著對於這座城市那深厚底蘊的崇敬,以及對於母親不盡的懷念而膜拜這休閑之都。
木西總是一個人騎著她的電動車在成都的大街小巷穿過,或車停路邊,然後燃一支煙安靜的看人來車往,看百態人生,或走一段石板路,任鞋底敲碎一串清脆而懷舊的聲音,或在公園的小徑上獨坐,聽一段俊朗青年麵山對水時傾情吹奏一曲低沉悠揚的薩克斯,甚至是看一段白衣飄飄的老年人打一場舒緩飄逸的太極……
看山,看水,看人……媽媽,我才明白你所謂的路行萬裏,胸有千山,我才明白人間自有百態,保有自己那清明的心,不忘自己的追求才是人生不該放棄的……
是否當初您便是懷著這樣的胸懷才在無數世俗的誹謗與指責中,堅持了自己的信念,走了一條您認為幸福的路?
是否,您便是用這樣的胸懷撫養著您的女兒成長,並且在得知她愛上的是女人的時候,也寬容的給予她自由選擇的權利?
這便是您與世人的區別吧,您的高度注定了您的孤單,但是您的高度也鑄就了您的豁達,便是這樣的高度,這樣的豁達,才在那坎坷的人生中譜寫著動人的旋律,讓您的女兒始終以您為榜樣,將包容與豁達,將信念與心靈的純淨作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美德。
宣離開了我,卻在我心裏劃下了濃重的一筆,而今我卻在離開宣,讓我的人生恢複我本有的驕傲和獨立,我想讓您知道,您的女兒依然有著愛的勇氣!有著走出陰影,從新站立的能力……
仰望天空,您看,成都的天水霧般的迷蒙多情……人生是如此美好!
整個一月,木西的腳步間或的踏上了更遠些的地方,成都周邊的四大古鎮成了一月的主要目標,木西總是在古鎮上住一晚,感悟一場老街,老樹,民居,體驗一次遠離喧囂,晨聽雞鳴的生活。
遇到安時,便是在黃龍溪。
安時比木西小一歲,和小樂同年,某大研三的學生,學的是文學。
安時碰到木西的時候,正是一月,冬天中最冷的時候,她穿了厚厚的羽絨服,圍巾手套一應俱全,隻那頭卷卷的秀發,她舍不得被帽子壓變發型,才堅持了沒有戴帽子。
冬天的上午,太陽出來得很遲,這天卻恰好有太陽,懶洋洋的透著冷光,在青石板鋪就的路的盡頭,安時一眼就望到了木西。
木西是特別的,因為她那蕭索而又充滿精靈般自由而自然的身影,幾乎沒有帶上任何與這古鎮不符的色彩,她身形清瘦卻挺拔,黑色的風衣裏是看上去薄薄的藍色毛衣,沒有圍巾,沒有手套,隻腳下一雙耐磨的黃色皮靴護住了腳踝,鞋帶卻係得極鬆,隨意的垂著。未過肩的碎發幹淨的在懶洋洋的光線中反射著潤澤。
她一路走過來,光線在她的身後散落一地,黃果樹的葉子上還垂著霧散後凝結的水珠。四川向來無雪,路邊一點薄霜此時也已經消散。
青石板路上,她就那麼走來,周圍都是人,可是在她的周圍卻又注定隻能是陪襯。安時站在路中間,就那麼看著這個人走過來。
走過來,漸漸近了,近到清楚看到她精致而清晰的五官,近到看到她柔和的唇角,以及在那雙眼看到自己的時候,適時的揚起那薄薄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