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東方朔選擇了用這樣的方式來攻城。
其實換做其它方式憑借魯國的軍馬實在是太難施行了,別的不說光是攻城兵這一塊魯國完全沒有一個人是合格的攻城兵。
每次當將軍發號施令“衝啊!”
可是魯國的士兵就和沒聽到一樣,之所以魯國存留至今都沒有滅亡,一是他們為周邊的國家提供了很多教學援助,所以他們魯國的盟友遍地都是。
其次魯國也一直表現出一副人畜無害的樣子,大家見他沒有什麼威脅力,所以也不想對他出手。
但也正因為是這樣才造就了魯國現在的局麵完全就是無人可用,手底下的士兵基本上都是讀書人,而且還是那種手無縛雞之力的讀書人。
你說就這樣的一群廢柴能做什麼就算是隨便拉一個農民都比他有力氣,還能打的他們束手無策。
所以說東方朔對魯國的情感確實不深,他原本是想接南越為跳板往更遠的地方比如說什麼七品諸侯國找一份官職。
但是現在他改變主意了,他想成為南周的官員,可能這個反差有點大,但是在東方朔的眼裏,南周的潛力遠遠是要超過七品諸侯國的。
與其混到七品諸侯國還不如加入一個能夠成為比七品諸侯國還要強大的國度。他要成為南周國的元老,到時候和南周國君陳政一起共事,陳政在他的眼中也是一名極為開明的雄主。
不僅自己已經成了氣候,而且隱隱之間,陳政的身上帶著一股淡淡的至尊氣息。
這樣的氣息哪怕是當了多年魯國國君的魯國主都不曾擁有,可就在登基上位隻有短短幾個月的陳政身上偏偏有了這樣一份帝王氣。
因此說:“金鱗豈是池中物,一遇風雲便化龍。”
隻要時機成熟了,陳政必定是一位妙不可言的人間帝王。
不得不說東方朔看人的眼光還是相當精準的,他能看出陳政的不凡,同樣也能看出陳政手下每一位將士的個性和身份。這就是他最強的能力,就是對時事,對相人他都有著超乎尋常的判斷力。
而且準確率也是驚人的高。
到目前為止他對所有戰鬥的判斷基本上沒有出過什麼差錯。
唯獨出的差錯也是在戰亂初期的時候對陳政的判斷屢屢是錯誤的,也是打那個時候,東方朔就注意到了陳政,不過一開始的時候,他也沒把南周放在眼中,盡管南周也是一方國土。
但是說實話,最初的南周差不多連自己最後的一係列領土都快要保不住了。
可是沒想到一切都是隨著陳政的橫空出世,全部都被改寫了。
南周從之前的最弱到現在成為四國聯軍領頭羊一般的存在,在這方麵國主陳政實在是功不可沒。正因為陳政的膽識和眼光以及他敢於同一切對抗的精神才讓這支離破碎的南周堅挺的從南越的侵略中走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