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祭壇守護(1 / 3)

這裏是真正的祭壇聖殿。

洞壁閃爍的燈火將聖殿完全籠罩,十多米高的洞頂懸垂著無數犬牙交錯的石錐,灰白色的岩石似乎散發著幽暗的亮光,恢弘的圓形祭壇就矗立在洞穴的中心位置。同樣,一根碩大無比的石柱構成了祭壇的主體,石柱下方環繞著式十二道階梯,階梯之下是四層一米多高的巨石平台,每層平台上都擺放著九隻青銅禮器。

令人驚悚的是,每個青銅禮器前麵都站著手執兵器的人。當楚楓的一隻腳踏上最後一個台階的時候,便看到了祭壇上詭異的一幕,不由得立即緊張起來。距離太遠,根本看不清是石雕還是真人。

楚楓安靜地注視著恢弘的祭壇,仿佛這裏還在進行著隆重的祭祀活動,隻是祭壇周圍沒有了跪伏的部落族人。幾千年過去,關於神秘部落的一切都已經被時間所掩埋,成了曆史的塵埃消弭於無形,唯有石製的建築和雕塑還在守望,似乎在等待主人的再次歸來。

主人當然回不來了,不速之客卻在不經意間闖入,讓寂寞了千年的地下祭壇又恢複了些許的生機。就在錢飛抱著霰彈槍踏上地麵的刹那,腳下麵忽然騰起一陣輕塵被陰風吹散,消失於無形。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在人麵獸身的石雕守護獸和燈火閃爍的大殿上,根本沒人注意腳下。

這是一個重要的發現,如果能夠找到關於聖物的蛛絲馬跡,將會進一步證明聖物便出自這個神秘的部落。從洞口那具古怪的骸骨和台階上的人麵牛身的石雕判斷,祭壇的主人信奉神牛,應該是古苗人支係,或許是九黎部落的後裔。

楚楓盯著中心祭壇上高高在上的人影,由於距離太遠而看不清他們真實的麵目,也看不出來是雕像還是幹屍——總之不可能是活的——他們已經在這裏站立千年之久,也許當初這裏被放棄的時候他們就守護在此。

“這裏很古怪,要小心些。”詹莎莎拿出羅盤定位,可奇怪的是羅盤的指針莫名其妙地旋轉著,不急不緩,卻停不下來,不禁詫異:難道又碰上強磁了嗎?

洞壁上的燈火此起彼伏的閃動著,恢弘的建築暗影將所有人都籠罩其中,空間內一片死寂,隻能聽到彼此的呼吸聲音。楚楓和錢飛相視一眼,彼此心照不宣。想要摸清情況必須采取有效的策略,而不能像頭頭蒼蠅那樣亂闖。

楚楓漠然地點點頭:“祭壇上的人很奇怪。”

“是石像生守護?”錢飛擦一下額角的冷汗,但凡這種地方一般都設有守護,洞穴入口的怪物就應該是守護神獸——不是傳說中的“山神”,而是一種文字的古老動物,或是異變的超級戰士,而祭壇上站立的很顯然是人,不是獸。

一般帝王古墓設有神道,神道兩側設置石像生,最典型的便是南京明孝陵,神道兩側設置石像生,以此顯示皇家的威儀。石像生又稱“翁仲”,設置在陵墓神道兩側,有石獸、石人等造型。這種禮製從秦漢時期便已有之,說穿了就是講究一下排場而已。

古代帝王在進行大典的時候,文武百官分列禦道兩側,還將各種野獸關在籠子裏安放在禦道上,以壯大典的氣勢。而皇帝老兒死了之後,在陵墓神道兩側以石人石獸替代,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種典製。

在閉塞的西南蠻荒之地,由於山水阻隔,中原文化的滲透很困難,越人也有自己獨特的文化文明,兩者融合是在唐宋時期,而根據岩畫的判斷,祭壇已經有超過兩千多年的曆史了。所以,祭壇上的人並非是石像生,而是守護祭壇的武士俑。

最關鍵的是那些人影是石像嗎?

在距離祭壇十幾米的地方,楚楓停下了腳步。凝重地望著梯形供台上的人影,心立即懸了起來:居然不是石像?!

以楚楓的眼力,一下便看出來那些“人”並非是石雕,而是真而且真的人。每個人像都披掛著甲胄,烏黑的甲胄鱗片泛著詭異的精光,手裏握著叫不出名的兵器,看不清其麵貌,但卻能感覺到一種無形的威壓。冷汗從脖子上流下來,楚楓盯著距離自己最近的一個,早已被風幹的頭顱隻有表皮包裹著,眼睛空洞地看著自己,跟骷髏兵似的,看一眼就令人毛骨悚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