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文明序列(1 / 3)

如果從神話的角度審視“三界”的定義,無疑是天界、人界和幽冥界,但這是從上古神話故事中衍生出來的罷了。所謂“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裏的“三界”,乃是佛教梵語,即欲界、色界和無色界。無論是神話中的三界還是佛教中的三界都是空間的概念,可以抽象為古老的哲學理論。

佛語中的“三界”乃天道中的三個層次空間。欲界六層天,與人界無疑,眾生皆為飲食男女;色界四禪天,共二十八層天,禪定眾生,已脫離男女之欲,皆修禪入定,但仍具人形;無色界四空天,眾生已經脫離物質的束縛,成為精神意識的存在,無色無欲,無形無狀,進入一種神識狀態。

以佛家的“六道輪回”看這三界,無疑會得出一個結論:此三界亦在六道之中。

之所以想起這些,是因為楚楓發現自己所認知的“三界”顯然與神話中有所契合:神域世界即天界,現實世界即人界,望古界即幽冥界,三界之間涇渭分明清晰可辨。因聖物帝璽所牽扯出來的“三界”線索無疑是這次行動最大的收獲,不過以自己的學識和認知仍然存在諸多疑問。

望古界難道真的是幽冥之所在嗎?沒有任何線索顯示其與幽冥相關聯,如果說有的話,隻是祭壇設在地下洞穴空間,如同地獄一般的存在。世界上並不存在“幽冥”一說,不過是神話故事杜撰的罷了。但眾口鑠金,神話早已成為傳統文化的一部分,而且根深蒂固。

想要真正揭開望古界的秘密勢必要以科學的態度去發現、去審視,而不能胡亂地穿鑿附會。如果一味地被神話傳說所禁錮,是不能理清線索的。

“愛莎尼亞曾經指出世界存在無數個平行宇宙空間,每個宇宙空間都有自己的運行方式,彼此永遠也不會相互幹擾,但這也隻是猜測而已。我們生活的現實空間是由時空組成的,如果以時間軸為基準,就會被分成無數個平行空間,望古界和神域便是與現實空間平行的其他空間。”楚楓竭盡全力把自己的理解表達出來,忽然發現平行宇宙空間竟然佛教中的“層天”有些類似,或者說在天道之中存在不同層次的“天”,每個“天”都是一個平行宇宙空間。

雪燕妮微微點頭:“也就是說望古界是與現實世界相差七分鍾的平行宇宙空間?那神域是怎樣的一個存在?與現實世界也是在時間上的差異嗎?”

楚楓窘迫地搖搖頭,這個問題十分難於回答。如果存在平行宇宙空間的話,居於任何一個平行宇宙內都與現實空間無疑,無論是否在時間軸上相差多少,都與現實空間毫無聯係。譬如做夢,也許是在另外一個宇宙空間內生活的自己。

隻是打個比方而已,望古界的存在絕對不會這樣簡單。很顯然,那個神秘空間與現實空間緊密相連,甚至能夠影響現實空間的某些事物。比如在地下祭壇廢墟修賢與三個對手決戰,對現實空間造成了不可逆的後果——洞穴坍塌,祭壇損毀。

“望古界與我們的空間沒有很大的區別,隻是在時間軸上不同而已。信息顯示那裏也有原始森林和荒漠草原。有人和各種動物生存其中,也有白天黑夜和日月星辰。從某種意義上而言,現實世界就是望古界的映射。”也許這個答案不一定準確,但事實就是如此。如果現實世界生活的是“人”,望古界生活的就是“神”。

楚楓始終這麼認為,大概是因為被地下祭壇主人奉若神明的便是來自望古界,很顯然修賢之流不是神,而是人。祭壇主人所祭祀請求恩賜的“諸神”,其實是生活在望古界裏的“人”,兩者相隔了一個世界。

為什麼會產生這種推論?當然是線索使然。

“楚爺,按照你的意思他們所祭祀的是望古界的人而不是神?也就是說相對與咱們而言,望古界是神一般的存在,而相對於望古界,神域中的人也是神,我總算鬧明白怎麼回事了!”錢飛一邊大快朵頤一邊抹了一把嘴巴上的油膩,沒心沒肺地笑道:“比咱們高級的人,至少科學比咱發達,能夠輕易打開關閉平行宇宙空間呀!”

詹莎莎不屑地看一眼錢飛:“沒文化真可怕,我篤信世界上存在神明,也會在平時禱告祈求恩賜,但那隻是很寬泛的概念,沒有具體的目標而已。老百姓們何嚐不是如此?譬如祭拜送子觀音,或許就是在望古界掌管計劃生育的官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