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1.全文完(2 / 3)

“怎麼突然想到去江南?”石舜華好奇。

胤礽:“朕登基十七年,隻帶你去過兩次江南,那兩次還都是查漕運、黃河和道路,你也沒出去逛逛,咱們這次隻出去玩。”

“弘晅那邊呢?”石舜華問。

胤礽笑道:“朕自有辦法。”

翌日上午,胤礽處理政務時突然咳嗽幾聲。弘晅心底猛一顫,連聲詢問:“汗阿瑪不舒服?宣太醫了嗎?”

“換季,小風寒,沒事。”胤礽擺擺手,示意他別大驚小怪。過了一會兒,胤礽又忍不住咳嗽兩聲。

弘晅不由分說,立刻拽起胤礽把他往外推,還不忘吩咐奴才去宣太醫:“汗阿瑪盡管去歇息,兒臣會把剩下的奏折處理好,兒臣不懂就去請教四叔和八叔。”

胤礽不放心:“朕去歇息?”

“去吧,去吧。”弘晅道,“您這麼容易生病就是太操心了。”

胤礽欣慰地笑了:“太子長大了,知道心疼朕了。”

“別這麼說,兒臣會不好意思的。”一向臉皮厚的弘晅難得紅了臉,“您別擱門口站著,快去吧。”

胤礽頷,抬腳往景仁宮去。

太醫查了又查,十分不確定:“皇上哪裏不舒服?”

“朕沒病。”胤礽道,“但你必須跟太子說,朕不舒服。”

太醫不知道天家父子搞什麼鬼,便低頭稱是,隨即又給胤礽開幾服藥。至於皇上會不會喝,太醫就不管了。

胤礽並沒有喝,直接命宮人倒恭桶裏麵。

晌午,弘晅到景仁宮見隻有石舜華一人坐在正堂,連忙問:“汗阿瑪呢?”

“在屋裏歇著,你小點聲。”石舜華道。

弘晅連忙降低聲音:“汗阿瑪怎麼又病了?”

“京城天氣每年都是這樣。”石舜華道,“我今兒還跟你汗阿瑪說,你如今能獨當一麵,建議他去江南,那邊不幹不燥,有利於調養身體,你汗阿瑪不樂意。”

胤礽病了,弘晅也沒多想:“那就去江南,京城有兒臣呢。”說著話往東次間看一眼,“汗阿瑪是不是不放心兒臣?”

石舜華朝他腦袋上一巴掌:“誰都可以這樣說,就你不可以。你汗阿瑪真不放心你,會準你自有進出乾清宮?”

弘晅不好意思笑笑:“那什麼,史書上都有寫皇家沒親情。汗阿瑪這些日子天天命兒臣讀史,說什麼華夏有幾千年曆史,熟讀史書,以後遇到不知道該如何處理的事,都能在史書上找到類似事件作為參照。兒臣看得多了。”

“僅此一次。”石舜華道,“你汗阿瑪答應給你的兩個嫡子開蒙,到時候我們把他們也帶上,記得告訴太子妃。”

弘晅:“兒臣知道,什麼時候去?”

“這事得問你。”石舜華道,“你犯懶,你汗阿瑪就算到了南海,心也在京城。”

弘晅立即舉起手:“兒臣誓,兒臣這次絕不偷懶。”

二月二十日,胤礽下江南,因幾個兒子都不在京城,就命雍親王胤禛,十七貝勒和十六貝勒隨行。

五月底,胤礽回來,便封兒子們和成年的弟弟們郡王,參與朝政的侄子貝勒。弘晅看到大封的聖旨,直覺不好。翰林院起草出聖旨,庶吉士退出去,弘晅就迫不及待問胤礽:“汗阿瑪,您是不是打算退位?”

“朕的頭全白了,你還忍心朕操勞下去?”胤礽反問。

康熙駕崩那一年頭隻白了一半,以致於弘晅每次看到他汗阿瑪的白心裏就堵得慌,胤礽這麼一說,弘晅險些落淚:“汗阿瑪,兒臣不孝。”

“現在還不晚。”胤礽道,“朕想著多活幾年多教你幾年,省得你一覺把自己的皇位給睡丟了。”

弘晅麵色窘:“才不會呢。”

“過幾天給永珝和永璟種痘。”胤礽道,“等他們平安度過,朕和你皇額娘帶他們去塞外,你留在京城?”

弘晅很想跟去,抬頭看到胤礽頭花白,微微歎氣:“您放心,兒臣會看好家。”

胤禛看到他遠在南方的嫡子弘暉被封貝勒,便去問胤祉,胤礽是不是打算退位。

胤祉如今還是內務府總管,他並沒有接到趕製龍袍的消息,便十分肯定的告訴胤禛,皇帝二哥並沒有退位的打算。

胤礽其實很想退位,隻是弘晅晚熟,這兩年才認真處理政務,他不敢太快放手。

和平二十年,九月,胤礽和石舜華從塞外回來,胤礽便頒布傳位詔旨。直到第二年開春,新帝登基大典結束,石舜華才移宮,直接搬到太上皇養老的慈寧宮。胤礽的四個嬪妃住進西六宮。

在外的王室宗親全部趕回來參加新帝登基大典。而在新帝大典結束的第五天,胤礽就和石舜華搬去暢春園,同去的還有永珝和永璟。

常言道一朝天子一朝臣。

新帝登基後,文武百官都等著新帝升自己的親信,貶太上皇一朝的老臣,而直到元年結束,新帝都沒有任何動靜。

除夕家宴前一天,胤礽和石舜華回到慈寧宮,胤禛等人前去給他請安,見著胤礽就抱怨弘晅特別懶,大事小事都推給他們。

胤礽衝八歲的孫子招了招手,把永珝拉到身邊,轉向胤禛等人:“你們再忍他十二年,就不用再忍他了。”

“臣弟還能活到那時候?”胤禛沒好氣道。

胤礽笑道:“能,咱們都能活到那時候。永珝說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