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段(3 / 3)

“我昨天問過歐陽姍,哪裏聽說的‘十大鬼地’。她提到解放前的老傳說。我最怕道聽途說,所以考慮明天去一趟圖書館,查查舊報紙。“同時,我還想進一步了解,那批日本專家到中西醫研究所,和任泉、關鍵合作,究竟是個什麼樣的計劃。”

“明天找他們問一下就是了,諒他不敢對我們說瞎話。”

“不,今晚就去。不過,不是找他們。”

跨過舊解剖樓那個高高的水泥門檻時,巴渝生用手電照著樓門上新掛了不久的大鎖。“老陳,你看這個。”

“被撬過,誰的膽子這麼大……”

“也許是那些日本友人。”巴渝生掏出一把鑰匙,將鎖打開。“顯然,他們和我們一樣,在試圖找到凶手,而且,覺得這兩起案件,和五年前的陶瓷藝術品劫殺案有關。我甚至相信,關鍵同學還會再到這裏來,所以,對他還是要盯得緊點兒。”

暗穴 22http://book.sina.com.cn 2007年10月11日 18:10

連載:暗穴 作者:鬼古女 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

【山下雅廣】(1918年11月5日—2001年10月19日) 日本“走泥社”派陶藝家,詩人。山下雅廣生長於奈良鄉間,晚年回歸奈良繼續陶藝創作。2001年10月,山下雅廣在中國江京市的陶藝展覽中遭搶劫遇害。

山下雅廣早年時即對藝術有濃厚興趣,大學期間開始業餘學習陶藝,師從京都名家八木一草,並與八木一草長子八木一夫交友。他早期的習作,深受八木一草中國式傳統陶藝風格的熏陶。山下雅廣青年從醫,中年起開始專業陶藝創作後,正是好友八木一夫等人成立的“走泥社”派興起時。山下雅廣並沒有將“走泥社”的前衛西化潮流推向極端,而是在信奉“走泥社”踴躍創新的宗旨同時,積極將傳統和開創融合,創作出了《無所思》、《殘月》、《螢火蟲相望》等會通古今的作品、奠定了他大師地位。他的作品有相當統一的情緒,幽遠的哀傷和對往事的追憶,貫穿於他的陶藝作品和詩歌作品中。

鍾愛中國文化的山下雅廣,詩歌作品裏,除了和歌、俳句外,還有大量的中國詩詞。

山下雅廣晚年時熱心致力於中日文化藝術交流。遇害後,被江京市市長授予“江京市榮譽市民”,一柄江京市的金鑰匙,隨葬於江京的萬國公墓。

《日本藝術辭典》

關鍵將這小段文字看了百遍,幾乎逐字背了下來,還是沒看出來對自己會有什麼幫助。這段詞條的作者,井上仁,正是整部辭典的編纂者之一。

他坐在椅子上伸了一個大大的懶腰,雙臂忽然被緊緊地扣在了椅背上。“哈哈,這是不是真正的束手就擒?”是歐陽姍。還會有誰?!

“姍姍,別胡鬧,你都多大了?”

“你知道的,隻比你小三百多天,好巧啊,這麼大的江京,我們在這兒遇見了。”

“是夠‘巧’的。你要不這就到向我媽彙報,我多刻苦地學習,你多辛苦地跟梢。”

“誰跟你梢啊?臭美。我是來查資料的。昨天有個小警察找我問話,問我‘江京十大鬼地’的具體情況,我寫那篇小博文,本來就是從我堂姐那兒現買現賣的,所以今天來補課。你呢?你學什麼習啊?山下雅廣?”

“說來話長,有空兒慢慢和你說吧。”

“你還拿不拿我當心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