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青兒還特意叫來了勾欄瓦舍裏唱曲跳舞的賣藝人來給大家助興。
士兵們早就過膩了單調枯燥的軍營生活。能見到這麼精彩的節目。個個都看得目不轉睛。氣氛很熱烈。
陸青兒也喝了不少酒。等節目告一段落的時候,她以為所有賣藝人都已經表演完了。還覺得有些意猶未盡。
就在這時候,忽聽高台上傳來一陣琴聲,彈的是一首《烏夜啼》。操琴者手法精妙,世間少有,所彈的古琴音色醇厚,潤如珠,泠如泉,時如鬆濤鳴壑,時如空穀傳響,抑揚之間,了無一絲雜音。?陸青兒生性好音樂,聽得入神,醉意不覺煙消,聽到精妙之處,手指隨著音樂的節拍在桌子上不停地敲擊。
《烏夜啼》是南朝大樂師王義慶譜寫,琴聲清曠中暗生幽怨。高亢處有如山空夜寒、鳥啼驚心,低回處好比碧紗如煙、隔窗對語,操琴者的技藝越是高妙,那一股離愁別恨越是刻骨銘心。?這首曲子響得正是時候,對應了陸青兒的離愁別緒。
海南島雖然地處荒僻之地。軍營的生活又苦。而且,還經曆了和占婆人的戰鬥。石謙也死在了這裏。但是,陸青兒還是對這裏有些不舍。
畢竟在這裏,陸青兒遇見了鶯兒,嫣兒和曦兒這三個好姐妹。
陸青兒想到她們,摸了摸手腕上的珠鏈。心裏寬慰了些。
就在陸青兒想這些往事和故人的時候,琴聲變換了,彈得卻是一首《平沙落雁》,調子輕快明朗,神韻風流不拘,好比秋雁橫江,波光明麗,江邊長沙如帶,飛雁時起時落、上下交鳴,彈到高妙之處,真如數十隻大雁同時鳴叫一般。?陸青兒聽得興起。抽出隨身攜帶的寶劍。運用輕功躍上了高台。開始刷刷地舞劍。
陸青兒身形一躍,片刻之內,衣袖中銀光一現,一把銀劍如水湧出呈現在了眾人眼前,劍柄是鎏金的祥雲圖紋,劍心鑲嵌著一顆月牙模狀的貓眼石,劍鋒泛著銀光。轉瞬,在陸青兒的蔥蔥玉指之間,銀光便隨著陸青兒的身形幻化出百種圖紋來。劈、刺、點、撩、崩、截、抹、穿、挑、提、絞、掃,九招技藝,招招到位。讓觀者無不拍案叫絕。
陸青兒隨著琴聲的伴奏而舞動著寶劍。興致盎然。
她的劍法因琴聲的快慢而變化著節奏。將寶劍舞動如銀蛇一般。
將士們都已經看呆了。
月色如水,也唯有這般的月色,才能不在這樣的陸青兒麵前自慚形穢,失了光華。劍若霜雪,周身銀輝。雖是長劍如芒,氣貫長虹的勢態,卻是絲毫無損她溫潤如玉的氣質。就像是最安謐的一湖水,清風拂過的刹那,卻隻是愈發的清姿卓然,風月靜好。
劍氣如同被賦予了生命,環她周身自在遊走。帶起衣袂翩躚,頃刻間讓人產生一種錯覺:仿若這般舞劍,她就欲乘風歸去一般。足不沾塵,輕若遊雲。眾人呆呆地看著,隻覺得是哪裏的雲彩不小心飄落了凡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