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對是紈絝本絝了。
“見過齊王!”尉遲將軍家的二兒子尉遲衝隔空拱拱手,算是打過了招呼。
“齊王真是愈發英明神武了!”兵部周尚書家的小兒子周弘吉更是誇張,聽得李濤甚至以為,這家夥分明是想構陷自己。
畢竟皇帝老兒最忌諱別人比他英明神武了。
李濤一路不停地回應著各種寒暄,直到走進專屬包廂坐下來,方才清靜下來。
一邊享受著秋香把葡萄剝好送到嘴邊的伺候,一邊居高臨下地看著下方戲台上的歌舞。
隻是這文工閣前閣就是個大舞台,上演的也都是常看的曲目。
有點樣板戲的味道。
也就圖個場麵和熱鬧。
若是能夠通過打賞,成為後閣貴賓,那待遇可就不一樣了。
不僅可以親自點映節目,而且能和文工閣的姑娘們近距離接觸。
有點專屬小劇場的味道。
所以李濤剛看了一會,就覺得膩歪:這一出昭君出塞已經看了太多遍了。
隨即努了努嘴,小昭便像往常一樣,叫過閣內小廝,扔出一大疊銀票。
不多時,下方的戲台上邊傳來唱喏:“齊王千歲打賞一千兩!”
全場一陣轟動,隨即議論紛紛。
尉遲衝扭頭對著周弘吉譏笑道:“齊王每回都打賞一千兩,也沒見他進過後閣。真是一點自知之明都沒有!”
周弘吉同樣一臉不屑,“誰說不是,連我們幾個都得打賞兩千兩才能進入後閣,更何況他這個名聲更臭的紈絝王爺?文工閣的姑娘,畢竟不是勾欄裏的戲子。”
場內的議論聲,並逃不過一流高手的耳目。
小昭忍不住氣憤道:“王爺又被人嘲笑了!”
李濤卻渾不在意,“讓他們笑唄,反正本王也不會少塊肉。”
不多時,全場掌聲雷動。
不管這出戲上演了多少次,但是每回隨著文大家飾演的昭君出場,總能立刻激發起觀眾的熱情。
這就是享譽四海的文大家魅力所在。
尉遲衝看著怔怔入神道:“周兄,不行咱哥倆湊上五千兩,看看究竟能否一親芳澤?”
周弘吉卻格外謹慎,“尉遲兄,銀子是小事。但文大家可是聖上求而不得的人,更是被各國皇室尊為上賓,很可能是背後有著了不得的後台。”
“所以家父一直約束在下,不許沾惹文工閣和文大家。”
尉遲衝一臉遺憾道:“哎,家父也這般提過。”
精彩的好戲,總是過的飛快。
等到前閣演出結束,隨著客流往外走的時候,相約一起去香滿樓的尉遲衝和周弘吉,又遇上了李濤。
看著李濤哈欠連天的樣子,同為紈絝的倆人,頓時暗自嫌棄,隻是麵上卻還不敢表現出來,順便邀約道:“齊王,我和周兄在香滿樓訂了席位,不如一起?”
李濤擺擺手,“多謝尉遲兄和周兄的好意了,在下實在有些乏了,改日改日。”
揮別兩個紈絝,李濤的馬車繞過朱雀大街,行至文工閣後麵人跡罕至的小巷。
這裏有一扇虛掩的後門,直通文工閣的後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