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段(1 / 3)

上是湘西最流行的山野式樓陽台,單簷懸挑,屋麵反翹,名為飛簷。這些吊腳樓通風向陽,幹爽清新。有的與正屋呈一字形,也有的與正屋形同曲尺。吊腳樓外設走廊,有兩麵走廊的稱為轉角樓,有三麵走廊的稱走馬樓。吊腳樓高於正屋,所以就像瞭望塔一樣。”

趙越又忍不住性急地繼續問道:“扯鳥蛋!我是說吊腳樓下的牆體到底是什麼結構的?”

——“扯鳥淡”是趙越的口頭禪,對別人的話有不同意見時,“扯鳥淡”就成了他發表意見的開場白。

老周用力地回想了一下,說:“方才我說過,吊腳樓外麵的底部是石頭砌築的石牆,所以,轉圈看來,就像寨牆一般嚴密。看來,那是土家族的先人為了防止土匪的侵犯而特意告訴後人這樣建築的。吊腳樓下,也不好攻。”

張虎知道副排長趙越是進攻的專家,所以隻好耐下性子來靜靜地聽著。等趙越問完了,才問道:“青龍寨有幾座寨門?”

] 下一頁

//

【發表評論】

// //

【發表評論】【大 中 小】【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

相關鏈接

夜襲青龍寨(1)(2006/11/2 00:25)

弩箭示警(1)(2006/11/1 00:22)

弩箭示警(2)(2006/11/1 00:23)

弩箭示警(3)(2006/11/1 00:23)

弩箭示警(4)(2006/11/1 00:23)

弩箭示警(5)(2006/11/1 00:23)

目錄

連載:趕屍 作者:王天祥 出版社:中國工人出版社

老周:“一共是東、西、南、北四座,寨子裏管這四座寨門分別叫做青龍門、白虎門、朱雀門、玄武門。”

趙越又急切地插嘴問道:“寨門平素關閉嗎?”

老周思考著說:“青龍寨的四座寨門實際上是四個街口。沒見有什麼寨門。不過,這在

湘西叫做‘張口堡’,意思是像張著血盆大口的老虎一樣的城堡,比關門閉口的寨堡要險惡得多!聽說他們抵禦土匪的進攻時,隻要在寨前那條惟一的山路上放上幾個暗哨,再在通道的寨口放兩個人,整個寨子就安全無虞了。否則,就張口放人進寨子裏打。反正寨子內居屋的石牆又高又厚,巷子很窄,曲曲折折像迷宮。管保叫外來人走不到頭就橫屍街巷。”

張虎忽然問:“你知道他們平時怎樣防備土匪的進攻嗎?”

老周不假思索地說道:“哦,知道,知道。青龍寨的規矩是那條山路隻準許青龍寨的人進出。平時,他們在山路最下邊的隘口上放一個路口寬的‘拒馬架子’(一種阻擋人馬的木質路障),有兩個人看守,見到可疑的人就吹牛角號。牛角號一響,上邊的寨子就下來人了。”

趙越:“扯鳥淡!既然寨子裏的青壯勞力都外出跑馬幫去了,那麼,平時不就成了空寨了嗎?”

老周道:“平時也是寨子裏的老人和婦女看守隘口。他們紀律嚴明,輪流值班。我見過他們在第一道關隘處的看哨的是土家女人。她們身上背著孩子,手中做著活計,旁邊放著弓弩和柴刀。如果實在守不住山路了,就退回寨子裏,家家關上大門,反正寨牆誰也爬不上去。而寨內各家的外牆上都設有不大的刺矛口和弩箭口,他們可以從中對外刺矛和射箭,而外邊的人卻很難打到他們。他們家家的房上都有鄰居相通的通道和天梯架子,既可以互相支援,又可以隨時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