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段(1 / 3)

本圖書由為您整理製作

更多txt好書 敬請登錄

第一章 序曲

自從盤古開天辟地以來,中華混沌初開,萬物都在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其中有一個部落位於黃河中遊,部落首領誇父一心想帶領部落走上繁榮昌盛之路,隨著物資的逐漸匱乏,迅速滋生的人口讓誇父憂心忡忡,因為聽說遙遠東方是一望無際的海洋,無法逾越,誇父決定向西遷徙,追隨太陽的足跡,去尋找新的空間

誇父率領了一批部落青壯年作為探路者,在漫長的路途上,沙漠、戈壁、高原、河流,終於一個個擊垮了誇父的部族。最後,孤獨的誇父也走到了路的盡頭,極端口渴使他很快將失去自己的生命。

在生命的最後關頭,誇父壯誌未酬,偉岸的身軀化為中華大地的主線:左手平伸成北部天山、陰山、燕山最後入與渤海;右手彎曲置於胸口,成為喜馬拉雅山脈環繞中華腹地;身體成為昆侖山、祁連山、秦嶺、太行山,如一條昂首巨龍,蜿蜒於華夏神州。

北部中部南部的三條巨龍伸展於中華大地,如潛龍、如飛龍、如怒龍、如騰龍,萬千形態,不一而足,造就出無數形勝、勢絕的風水寶地。

誇父倒下後,一縷英魂不散不滅,轉而聚為一顆赤丹,遊走於自身所化的名山大川、風水龍樓,自此,聯同雮塵珠、避塵珠一起構成了中華三大聖珠,時聚時散,激勵著一代代的炎黃子孫去尋覓蹤跡。

不知過了幾世幾劫,有一修習黃老吐納之術的道家老人,夜夜盤膝靜坐,在無欲無求的空明境界中搜尋自身的內丹,某一夜,細雨中偶觀天象,恍然中哈哈一笑,突然明白了自己要追尋的一切,都在昆侖山中的龍之源頭。

老人從此遍遊華夏名川,順著昆侖山的龍頭,徜徉於每一個藏風聚氣的龍樓寶殿,終於給他尋到了中華三大聖珠的蹤跡,羽化升仙之際,留下了一本秘藏《天之髓》,詳細敘述了自己入山尋龍、觀風望水的秘訣,也留下了追尋三大聖珠的唯一遺憾,就是未能一睹赤丹的真麵目。

又不知過了幾世幾劫,經過後人增補的《天之髓》再現人間,不過主要目的已經從入山尋龍、觀風望水變成了搜尋名山大墓的手段,不隻添加了許多諸如分金定穴、金盤觀山、天星風水、龍樓道藏的理論,更是細分為發丘、摸金、搬山、卸嶺的四大盜墓流派。

北方多山,龍盤虎踞形勝華夏,南方多川,藏龍臥虎勢絕天下。北派的發丘有印,摸金有符,搬山有術,卸嶺有甲,各擅所長。南派的則要對付眾多的河流湖泊、巫術盅毒,兩大派係相輔相成,共同演繹出一場藏墓與盜墓的無數詭異篇章,留下許多迷雲重霧,固有慘烈的人神爭奪,亦有大自然譜寫的壯麗詩篇,而我們的故事,卻要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說起,從燕山腳下的一個普通村莊開始…………。

第二章 殺人牆

常言道:風高放火時、月黑殺人夜。自古就是蟊賊出沒的好時辰。

此刻的時辰還沒到黃昏,天已經象一個黑漆漆的鍋底,扣在楊家祠堂的上空,遠處不時傳來低沉的轟隆轟隆的雷聲,天就象快要塌下來一樣,讓每一個楊莊的人都心驚膽顫,上了年紀的老人就說:這是天在哭,楊莊要出事了…。。!

三十年代的燕山腳下,楊莊無論如何算不上一個起眼的村子,村前是一連串緩緩起伏的山坡;村後背靠著燕山的一個山峰,自古相傳叫做守山,因何得名倒是不得而知;村子左右都是一片良田沃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