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段(1 / 3)

“遊擊隊員們很擔心,在山裏麵用望遠鏡望著。據說隻有一個人沒有穿軍裝,那當然是入江先生羅。一定是這個人勸說了其他的日本兵。聽說他一抱起頭部,其他的日本兵就抬起了腳,把屍體輕輕地放進戰壕,不是粗暴地扔進去的。是這樣的吧?還聽說入江先生和其他的日本兵都作了默禱。”

“這不是理所當然的事嗎?”入江說。

“是呀!可是,現在的時代就不太會做這種理所當然的事。人與人之間本來有些事是應該把恩怨置之度外的。但是戰爭把人們弄瘋狂了。入江先生的心並沒有因戰爭而瘋狂。我聽到這些情況,十分尊敬先生。”

映翔凝視著入江的眼睛好似潤濕了。

“情況不是這樣呀!”入江心裏這麼想。他想說明當時的情況,但不知什麼原因,沒有說出來。

說是逃進山裏的遊擊隊員從望遠鏡裏看到了這些情況。但他們並未聽到當時的談話。即使聽到了,也不會懂得日語。他們判斷的基準,隻是憑眼睛看到的情況。

第一個稱讚陣亡的遊擊隊員是了不起的人,並不是入江,而是長穀川上等兵。士兵們圍攏在屍體的周圍,並不是要鞭笞屍體來複仇。誇張一點說,他們是懷著一種敬畏的念頭來悼念英雄的死。

可是,這種心理活動不在現場是不會理解的。

第一個抱起屍體的,確實是入江。以後大家輕輕抬著屍體,嚴肅地把屍體放進戰壕。僅從這些現象來看,也許好象是入江說服了士兵們。

而且人們已有了一種先入為主的概念,日本兵都是惡鬼、畜牲,所以作這樣的判斷也是很自然的事。

現在即使入江說明了情況,恐怕也會被理解是出自個人的謙虛,或者認為是宣傳日本人也有人道的謊言。

“在日本人當中,我認為隻有入江先生是可以信賴的。”映翔的話中帶有感情。

人的信念有時也可建立在誤解之上。

這時,李東功走了進來。

“入江先生,聽說您今天是撿了一條命呀!”老人這麼說。

“是呀,真危險啊!”入江回答說。

“那是臥龍的部隊嘛,夠厲害的吧。”

“臥龍?” 棒槌學堂·出品

“那是指揮這一帶最強大的遊擊隊隊長的別名。人們稱他臥龍司令。他的本名誰也不知道。是個很了不起的人。”

“原來是他的部隊呀!”

所謂臥龍,原是《三國演義》中著名的諸葛孔明的別名。孔明是一個天才的戰略家。現在當作一個神出鬼沒的遊擊隊長的別名,應該說是很恰當的。不過,在入江的腦子裏,所閃過的卻是sleeping dragon這個英語詞組直譯的臥龍。

“他是一個半傳說式的英雄,有的人懷疑他的實際存在。但是,臥龍司令這個人,確確實實是確有其人的。”李東功這麼說後,用一種意味深長的眼光看了侄女一眼。

入江想起了自己被遊擊隊監禁時所聽到的臥龍司令與映翔的談話。他們的意圖看來好象是要停止已經沒有多大意義的遊擊活動,而要投入真正的政治運動。從他們談話的情況來看,這似乎已經基本上決定了。

他們大概是想把襲擊運輸隊的行動,當作遊擊活動停止而最後留下的禮物。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隻不過是一種儀式。所謂儀式,本來就是可有可無的。難道能為這種儀式而犧牲一個人的性命嗎!?

那個令人懷念的小湯的生命,難道就這麼廉價嗎?

“他是一個怎樣了不起的人物,我並不了解。不過,他對部下的生命是否看得太輕率了?我是這麼想的。”入江無意識地說出了這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