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田道:“您現在還不是傷心的時候,您要是哭壞了了身子,這下頭的人就該亂套了。”
陳嬤嬤拿起帕子抹著眼角,擦幹淚水,“是,是,是,我現在不能哭”陳嬤嬤從匣子中拿出一疊銀票遞給陳田,“鐵蛋,找少爺的事就麻煩你了。”
陳田又勸了勸陳嬤嬤,讓她寬心,說他一定能找到陳向陽的
收下了銀票的陳田,選了幾個長相普通的小廝,騎著快馬去找陳向陽
與陳田選的道路不同,陳向陽選著往東邊去,去離她更近的升州城,她知道陳嬤嬤他們一定會在南北交通樞紐的江寧城裏等著她
所以與陳田往西走去上元縣不同
陳向陽一開始就選擇了升州城,它是江南的小糧庫,城內百姓較多,魚龍混雜
要找一個十歲的孩子,猶如大海撈針
還有另外一個原因,這裏的東西聽說是挺好吃的,比如她在書上看到的:
姚坊門的姚棗,棲霞山的木瓜,牛首山的銀杏,靈穀寺的櫻桃,玄武湖的菱藕,以及中藥材鍾山參等
她早就想嚐一下姚坊門的姚棗了,不是吃鮮棗季節,吃棗糕也不錯
姚坊門,產大棗,實碩而甜,以其地,氏之曰:姚棗
要是在升州城裏待上一個月左右,說不定可以吃上新鮮的櫻桃
木瓜,菱藕這些瓜果都要等到立秋之後才能吃得上了。
車簾忽然被撩了起來,小辛指著遠處排隊出城的人,道:“少爺,陳小少爺,你們看是不是有些不對勁,排隊出城的人怎麼有那麼多,往日我們來也不曾見過這麼多人排隊出城的呀。”
陳向陽和小郎中看到有百姓在升州城門內排起了一條,一眼望不完的長龍
衙役們拿著棍棒,阻止排隊出城的百姓,進入的百姓倒是沒有阻攔
其中確實透著古怪
陳向陽讓小辛先把把馬車趕到一旁,再去問一下周邊的百姓
她與小郎中也看到路邊有一位婦人,帶著女兒,看著像是住在升州城邊的人家
那年輕的農婦牽著小女兒的手往外走,身上背著一個青綠色的包袱,另一隻手提著捆綁好的幾服藥
陳向陽走近那對母女,“大姐,您這是要去哪呢?”
婦人牽著女孩埋頭趕路,聽到聲音婦女慌亂地把牽著的小孩往後拉了幾步,她抬頭看了眼,見到是兩個小少年,樣貌不凡,穿著也是不凡
本來不欲搭話的婦人,停下了腳步,依舊保持著他們間的距離
婦人頭上包裹著一圈灰不溜秋的布巾,散出幾縷碎發在兩鬢,因勞作而幹澀的臉,眼底也略帶青紫色,一臉灰敗的神情
“你們——你們快走吧。”那婦人低聲留下了這麼一句話,就匆匆拉著孩子,頭也不回的走掉了
陳向陽和小郎中想再去找其他人詢問
隻見,周圍的人看到他們上前,就遠遠的躲開了,都是一副不願多說的樣子
幸好三匹馬腳程夠快,趕到升州城的時間還算早,陳向陽和小郎中在馬車上吃了點東西,等著小辛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