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老趙頭一個姓。看來,這個鎮子是趙姓人家居多。
這老鄉叫趙運凱,他在這個小鎮,負責收集貨物,再轉手賣給馬幫,中間賺一手,所以才和馬鍋頭這麼熟。由於馬鍋頭的關係,他待我們很是熱情。
和趙運凱打過招呼後,我和呂麻君準備到小鎮四處逛逛。每到一個地方,先要熟悉環境,成了我的一個習慣。
趙運凱忙,可沒閑工夫搭理我們,叫我們自己去鎮上的三街九巷逛逛。
這裏果然有馬鍋頭說的人文氣息,小鎮雖然沒有顯赫的繁華,也沒什麼什麼獨特資源,但是處處透著“耕讀家風”的沉澱。
我看這鎮上民居都是些很有特色的大四合院,硬山頂的屋頂,屋脊筆直,左右山尖向上翹起,趙運凱家的四合院就是抬梁穿鬥式的。
這街道是石板鋪成的青石路麵,路兩旁都是我說的那種有特色的四合院民房,全部坐南朝北一反常規,在這三街九巷中,不經意地一瞥,進士宅、司馬第、翰林居就躍然眼前,這種氣勢讓人不自覺地自慚形穢。
再到小鎮周邊一逛,巍峨壯觀的寶塔古刹、氣氣宇軒昂的宮殿寺廟、玲瓏別致的樓閣亭台、幽靜淡雅的古典園林,處處現顯出江南的痕跡,真懷疑這裏的先人是不是從江南喬遷過來的。
走了一圈,有些累了,我和呂麻君到附近小河邊上石條凳上坐著休息,聽著小河邊上洗衣服的婦女大聲胡侃,並時時傳來一陣笑聲。
如果不是天氣太冷了,估計這是個十分愜意的時刻。
“老呂啊,我們從歲城出來,都快兩個多月了,你說這一路上也算是生死與共了。這段時間的經曆,實在是讓我……”我突然有些感慨地說道。
這一段路,從歲城出來,經過韋家村,再跟馬幫同行,讓我受盡了苦頭,不過處處化險為夷,到把心性煉得平靜了點。
此時無事,勾起了離愁,不知現在家裏怎樣了,父母的身體可好?小雅的病好了沒有呢?回想起小雅的甜甜一笑,不禁心中一陣蕩漾,嘴角上揚。可是回身一想,自己身中奇毒,命懸一線,左臂藍影綽綽,便不敢再作他想。
“是啊,轉眼就兩個多月過去了,沒想到修文這麼多本事,深藏不露啊!一路上讓我跌眼不止。”呂麻君感到有些不可▃
我一見他臉色有點反常,忙過去扶他,我一扶才知道,他半邊身子已經動不了了,老太太嚇得忙問,這是怎麼回事。可這時我也是一頭霧水。
我忙解開他的衣服體檢,發現他半邊的身子都是涼的,突然想起剛才我們在河邊時,他說屁股被螞蟻咬了一口。莫非,這蟲子有毒?這時也顧不得什麼了,當場就扒開了他的褲子,隻見白晃晃的屁股上,赫然有一個小小的紅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