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在不久前,到處都還有人賣女兒。就算不拿去吃,人也一樣可以拿來作為商品。那樣的話,就得找地方進貨才行。一般來說,是從父母那裏買來。可是如果進貨價是零,那可就賺翻了吧……”

“朱美嫂,你怎麼了?”尾國說,他平坦光滑的臉轉過去。

朱美謹慎地說:“是關於……那位村上先生……”

村上害怕賣藥郎的理由。

朱美昨晚聽到了其中的理由。

朱美回想起窩囊上吊男的臉。

村上說他出生在紀州熊也,據說是為在和歌山縣與三重縣間,一個叫新宮的地方。約莫十五、六年前,村上年僅十四,就離開了老家。說是離開,也不是被送去給人做雇工或是讓人收養,而是離家出走。

村上說:

——我害怕嚴格的父親,憎恨隻眷顧弟妹的母親。

——我討厭傲慢的哥哥,受不了囉嗦的親戚。

——我不喜歡家業,鄉下的風土也不和我的脾性。

——所有的一切都讓我厭惡。

——我家是個農家,但是非常平窮貧窮。

——土地也很貧瘠,種不出什麼作物。

——也做過抄紙的工作,但是不管怎麼拚命工作……

未來都看不到希望。村上深感絕望,結果逃離了家裏、村子與生活。

朱美心想:十四歲,那是個不上不下的年紀。

已經不是孩子了,但也無法自食其力。近年教育製度似乎逐漸建立,所以中間出現了學生這種不是孩子也不是成人的位置,不過當時並非每個人都能夠升學,那樣的話,就隻能安於半大人這種無可奈何的身份。

朱美也出身貧苦,十三歲就離家替別人幫傭了。

一個半大人,是沒有能力選擇人生的。

村上可能是痛恨這一點吧。

少年過去也曾經試著離家出走過幾次。

每當他離家出走,就會被帶回來。他再怎麼說都隻是個少年,行動範圍有限,這也是沒辦法的事。頂多隻能在村子郊外徘徊,根本無法逃離家的約束。

但是……

村上說,當時是早春。

他說無法明確的回憶起是昭和十二年還是十三年。

一如往常,村上與家人發生激烈口角,“我再也受不了啦!我要離開這裏!”他氣衝衝的丟下這句話,奔出了家裏。

父親氣得漲紅了臉,追了上來。

村上頭也不回的拔腿狂奔,所以不曉得父親追了多遠,他心想父親應該很快就會折回去了。

總是這樣。父親和母親知道村上會跑去哪裏,所以不會認真追趕,這讓村上有些不甘心。不過逃亡者也覺得之多在河邊或村子郊外就會被逮住了——村上這麼述往。

真的完全一如往常。

那個時候,村上逃離神社的境內。

那座神社叫做阿須賀神社。

他縮起脖子,鑽進鳥居。

可以躲藏的地方不多,村上過去也曾淘金這裏幾次。上次他在社殿右側被抓到,所以這次他繞到左邊去。

左側稱為上禦,右側稱為下禦。

“不過不知道為什麼會這麼稱呼。”村生說。

雖然不知道由來,但村上逃進了被稱為上禦的神域。

哪裏有兩顆巨大的神木,就像鳥居般聳立著,村上從中穿過。社殿後方數目繁茂,是一座小丘陵,哪裏叫做蓬萊山。

兩顆神木正中央祭祀者高約五、六尺的立石。立石上掛著圍裙般的東西,下麵用河原石排成圓形環繞,內側鋪滿了小石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