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的,大部分都會歸咎於外在因素。但是同樣的事情發生在別人身上,馬上就能夠識破那種自我欺騙。所以會員會彼此指出:“雖然你擺出一副不幸、倒楣的淒慘模樣,但是追根究底,原因不就出在你身上嗎?”藉由彼此指摘,讓彼此察覺。就這樣,能夠摘除掉某種程度的不幸秧苗……
“本來就沒有會員背負著太嚴重的不幸吧。原本就是些發發牢騷就能夠排除的問題,所以隻要轉換心情,就會感覺解決了。對於不景氣、沒錢這類煩惱,換個經營方針、認真工作這點程度的建議也是有用的吧。”
“說的也是……可是有些事情……就算被指出來了也沒用吧?”
“像是體毛很多、個子太矮這類煩惱,原因本來就不是外在的,隻要心態改變,什麼都能解決吧。像是矮個子比較靈敏、體毛多冬天比較好過等等,這種無聊的安慰也能夠變成鼓勵。”
“可是那樣的話,不必參加那種聚會,也……”
“是啊,一般人會這麼想。這和父母斥責小孩、囉嗦的大嬸叨念、好管閑事的朋友多餘的忠告沒什麼兩樣。可是,關口先生,就像剛才的牢騷一樣,假如您身邊完全沒有人會對您說這些話呢?”
“哦,牢騷之後是訓誡呀……”
“……要收費的。”麻美子低聲補充。
“就是啊,這是花錢請別人罵自己吧?這真的有用嗎?這或許的確是心態問題,不過這種事大部分潛意識裏都有自覺了,就算聽別人說你這是心態問題,也沒辦法坦然接受吧?就因為是心態問題,才沒辦法那麼輕易解決不是嗎?而且例如公司連續倒閉、遭遇意外事故等等,那類不幸——真的是外來的不幸,也無從回避吧?如果說這也是心態問題,換成是我,一定會回嘴說:因為不關己事,你才說得出這種話。”
“那當然了。”宮村說。
彼此述說不滿、商量對策、姑且實行——反複這些事,確實能夠獲得一定的效果。所以在這個階段,大部分會員似乎都會感謝修身會。
這與其說是修身會的教導,更應該說是天經地義的事,不過還是會覺得感激吧。在這個階段,花的錢也不多,說起來算是很有良心的多管閑事大會。
然而……
不管煩惱減少了多少,人依然不可能那麼簡單地掌握到幸福。不管怎麼樣還是會有煩惱,不幸的源頭真的是源源不絕。所以……
“修身會準備了下一個階段對吧?”
接下來的第三階段,是叫做“尋找真實幸福”的聚會。
“這個和過去的三姑六婆型會議不同,有指導員加入,他們稱為引導員。到了這一班,因為會員曾經探尋過彼此的不幸,或不幸的根源——不可告人的可恥之處,所以就像彼此共享秘密般,萌生出一種團結感。此時指導員加入,向眾人詢問:‘你們為何會不幸……?’”
“這不是在上個階段彼此探討過了嗎?”
“不是的。他們說穿了隻是思考為何會不幸並無法做出任何根本的解決之道。所以這次要問:‘何謂幸福?命題的主旨是這樣的:你們之所以不幸,是不是因為你們誤解了幸福的真諦呢……?’”
“什麼?”
“等於是掐住會員的脖子,像這樣用力地撼動他們的價值觀。賺大錢就幸福了嗎?出人頭地就幸福了嗎?有錢是好事嗎?地位提升是好事嗎……?”
“這……”
“是的,這些事其實沒有什麼好壞可言。有時候根本是一些雞毛蒜皮的問題,但他們不這麼想。如果有錢等於幸福這種說法其實是假的,那麼貧窮等於不幸的說法根本不成立了吧?”
“是啊,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