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家這些人插秧速度都很快,杜茂行,杜連生和杜連成三個大男人和杜雲傑杜雲達兩個年輕勞動力,一天快起來能插差不多一畝三分地,杜連平,杜雲嵐,杜雲嘯,李氏,吳芳和李翠其次,一天也差不多能有七八分地。
連若蘭,杜雲燕,陳雨和苗玲她們速度差不多,一天大概能插半畝地,然後除了杜雲燕以外,其他三人每天還要輪著在家裏做飯。
這樣下來,花了五天才把杜家這近六十畝地的秧全部插了下去。
“這後麵有六十畝地這麼大啊!”這天下午,全部秧苗都插完了,杜雲暖跑過去接眾人回家,順便給他們帶了茶水,潤潤嗓子。
回來的路上,杜連平就和杜雲暖說起了他們這幾日的勞動成果。
“是啊,咱們杜家一共一百多畝地,這六十多畝地在河邊,距離水源近,種的就是水稻,山上還有五十多畝地,分別用來種小麥,玉米和大豆,還有一些小塊地種了芝麻和高粱。”
“另外你奶奶不僅在咱家周圍有個菜園,山上還有菜園子,種蘿卜紅薯土豆這些,要不然哪夠咱們一大家子吃飯的?”
杜雲暖掰著手指算了算,家裏加上她,一共十七個人,這麼多人要過日子,杜雲嵐還要念書,杜雲嘯還在鎮上的武館學武,外加上前兩年杜雲達和杜雲傑娶媳婦,一家人除了杜雲達現在在外賣豆腐,和連若蘭的刺繡來增加進項以外,就全部靠著這一百多畝田過活。
“那我們家每年都要這麼辛苦嗎?”
杜連平摸了摸杜雲暖的頭發,“是啊,不辛苦就沒飯吃了。”
杜雲暖皺皺鼻子,“好累啊,我瞧爺爺腰都快直不起來了。”
“嗯,插秧完了就能稍微歇一歇了,然後直到收小麥都不會這麼累了。”杜連平道。
杜雲暖卻在想別的。
完全靠種田,日子過下去是沒問題,可是卻會一直這樣緊迫,如果天氣不好收成差了,日子就要過差。
她爹是秀才,在私塾教書,家裏的地可以免不少稅,她哥哥也在讀書。
雖說讀書是條出路,但是需要太長的時間和很大的前期投入。
隨後她想到係統。
現實當中的種植和係統裏完全不一樣,係統裏土壤上麵施了肥,種子種下去,澆一遍水就可以等收獲了,但是現實裏卻不行,肥料要先撒下去,等幾天才能種種子,不同的肥料不能隨便撒,過肥會把種子燒死。
然後澆水也不能隨便澆,要早上或者傍晚澆水,下午澆水也會把菜澆死。
還要除草,要注意蟲害,天氣也會引起減產。
從杜雲暖少得可憐的生活知識來看,光靠種田發家致富的可能性並不大,但是要怎麼才能真正去發家致富,她現在卻沒什麼主意。
杜雲暖的心思又落到係統上,這個係統叫山水田居係統,可是目前還是一片荒涼,到底要怎麼才能做到有山有水有田有居呢?
也許係統慢慢升級,會告訴她更多的事情。
打定了這個主意,杜雲暖決定要勤快點進係統,怎麼著也要快一點升到五級,盡快解鎖其他種子,買到第二塊旱田再說。
至於水田,那個實在是太貴了,她現在買不起。
杜連平和連若蘭都累了,大家夥兒去河裏洗幹淨之後,回到家都是倒頭就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