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去的路上,杜雲暖想著連若蘭和杜連平說的雲傑的事情,幹脆抬頭問自己娘,“娘,三堂哥怎麼了?”

連若蘭疑惑的看向杜雲暖,“囡囡怎麼這麼問?你三堂哥沒怎麼啊?”

“娘你說奶奶擔心三堂哥啊?”

連若蘭恍然,“原來你說的是這個事情啊,是你奶奶之前跟你爹說了,讓你爹看著在鎮上給你三堂哥找個活兒幹,你奶奶覺得一輩子在土裏刨食不是個事,想要你三堂哥在外麵做點事情,長點見識也好,能給家裏帶來一點進項那就更好了。”

“哦,原來是這樣。”

杜雲暖思索了一會兒,然後仰著頭問連若蘭,“娘,我今天和哥哥在鎮子上逛了逛,發現有賣各種吃的,二堂哥會做豆腐,豆漿也好喝,豆腐腦也好吃,那為什麼二堂哥和三堂哥不直接在鎮上賣吃食呢?”

“二堂哥和二堂嫂還有同同要帶,他們又要做豆腐又要賣東西肯定忙不過來,但是加上三堂哥和三堂嫂就不一樣了,早上二堂哥和三堂哥起來做東西,然後二堂嫂和三堂嫂賣東西,不好嗎?”

連若蘭笑著摸了摸杜雲暖的頭,“傻囡囡,想要賣東西哪有你想的那麼容易?”

杜雲暖皺了皺鼻子,“我覺得很容易啊,我和哥哥今天在一個做魚的大叔那裏吃了魚,他的攤子也很簡單啊,就賣一樣魚呢,可是去吃的人也很多。”

“二堂哥和三堂哥可以不僅僅是賣簡單的豆漿豆腐腦啊,豆腐也可以賣,早上還可以賣饃饃,賣餅啊,之前二堂嫂做了一回餅吃,很好吃的啊。”

“那鎮上也有別人家賣豆腐呢,”李翠在一旁補了一句,“囡囡,咱們家的豆腐在別的村子賣的還可以,那是因為大家對你二堂哥熟悉了,這突然到鎮子上賣豆腐的話,別人不一定非要買咱們家的豆腐啊!”

杜雲暖想了想,“二伯娘,咱們家豆腐在外麵賣是怎麼賣的啊?”

“一文錢一斤。”

“那鎮上的豆腐呢?”

李翠搖了搖頭,“我們沒在鎮上買過豆腐,倒是不知道鎮上的豆腐怎麼賣的,回家要問問你二堂哥。”

“娘知道嗎?”

連若蘭同樣搖頭,她平時上街就連米糧之類的東西都買的少,通常都是李氏讓她買什麼,她就買什麼帶回去,豆腐這東西從前很少買,如今自家做了就更不會買了。

對於這些吃的菜,農村裏麵更多的還是吃自家種的,有錢買豆腐倒不如買些肉,所以杜家每天早上做的這點豆腐,杜雲達要挑著擔子賣一天才能賣掉。

而且也就天冷的時候好賣,夏天要做的更少,畢竟容易壞。

這樣一想,連若蘭倒覺得自家囡囡這個提議挺好的,“二嫂,我剛才想了想,咱們家囡囡這想法其實不差的。”

“你看看啊,馬上這夏天就要來了,雲達這豆腐也不能多做了,要不然賣不掉就壞在自個兒手上了,但是到鎮上就不一樣了,鎮上願意買豆腐,而且能買豆腐回家吃的人可比村子裏多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