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雲嵐考中秀才的消息迅速傳遍了整條巷子,來報信的人一波又一波,個個都拿了紅封喜滋滋的走了。

連若蘭連忙派人往桃源村那邊去報信,隨後又和杜雲暖商量,要不要辦酒請鄰裏過來吃酒。

杜連平還沒發表意見,杜雲嵐卻否決了。

“娘,不要太鋪張,程家一向低調,想必不會刻意宣揚什麼,我們也低調一點,爹,到時候我要請一些同窗和夫子在酒樓小聚,麻煩爹到時候一起。”

杜連平自是答應了下來。

杜雲暖卻琢磨起來,然後拉著連若蘭到一旁商量,“娘,我也覺的請吃酒有點兒誇張,但是我們可以準備一些東西嘛,然後送給相熟的人家,這也算是幫哥哥慶祝了對不對?”

至於村子裏,李氏他們會怎麼做,杜雲暖暫時就想不到了。

說不定到時候杜雲嵐會帶著她回去一趟。

連若蘭想到也是這個理,平常在村子裏,家裏有什麼喜事,那也是要送信告訴別人家的,但是不能單單送信,會隨著附上一些東西。

如今正好可以這麼做。

杜雲暖和連若蘭湊在一起琢磨該用什麼當禮物,既能表現出他們家為了杜雲嵐考中秀才高興,又不會顯得太高調。

最後連若蘭決定做些點心,她平常沒怎麼做過,在杜家也做得少,叫酒釀餅。

要做酒釀就得準備糯米等,恰好杜雲暖和杜連平弄回來的釀酒器具和糯米派上了用場。

糯米煮熟了之後鋪到白紗布上麵降溫,然後倒進木桶裏,溫水和酒曲徹底混合之後,慢慢的混到糯米飯裏,手要順著同一個方向不斷的攪,最後徹底混合了酒曲的糯米飯放進酒缸裏,蓋上濕的白紗布,放到溫度比較高的地方,就等著發酵了。

等發酵好了,連若蘭把其中的清酒釀取了出來做酒釀餅,餘下的酒糟或直接煮了給杜雲暖他們當甜點,或送給鄰居,得到了一致好評。

清酒釀和麵粉做餅皮,紅豆和玫瑰放在一起熬了然後濾出豆沙,又單獨做了一些綠豆沙,連若蘭忙活了一整天做出來一百多個餅,每個小包裹裏八個餅,再加上幾個雞蛋,然後給在縣城裏相熟的那些人家一個個的送了過去。

程家,盛餘錢莊,杜雲嵐的夫子等等,大家吃了這個酒釀餅都說好,甚至有好幾個人跑過來找連若蘭學做酒釀餅。

不過這事杜雲暖不太清楚,她跟著杜雲嵐一起回桃源村了。

在村子裏可就沒縣城裏那麼多顧忌,桃源村這麼多年就出了兩個秀才,一個杜連平,一個杜連平的兒子杜雲嵐,這父子兩一樣的聰明,都生在杜家。

杜雲嵐一次就考中了秀才,杜茂行那叫一個高興,知道消息的當晚就叫杜連生給他開了一壺酒,父子三人好好的喝了一回。

這等到杜雲嵐帶著杜雲暖回來,李氏就和杜雲嵐說了要請全村人吃飯這件事。

這錢也不是杜家一家出,桃源村出了兩個秀才,不僅僅是杜家高興,整個桃源村也是有好處的,楊德才直接說了他要出一部分錢,其他人家也跟著湊了一些,都是來恭喜杜雲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