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流通過導體時,會產生熱,稱之為焦耳熱。導體兩端的電位差為V(v,伏特),要是通過1(c,庫倫)的電荷,V焦耳的能量就會以熱運動能量的形式將能量傳給電離子。I(A,安培)的電流,在t秒間的電流量是It(c,庫倫)。因此,它產生的熱量,也就是焦耳熱Q,可以用Q=IVt的公式表示。”
電流……。
秀一以機械式的動作,將砂糖和奶精加入咖啡裏,然後以湯匙攪拌。
電流本身,其實就是一種能量。在英語中不稱為“electric Power”,而多單以“Power”稱之。
如果不是使用如球棒揍人般單純的力學原理,而是利用更詭異的力學變化的話……。
秀一差點把湊到嘴邊的咖啡給撒了出來,他記得他看過那樣的記述。
他把在桌上堆成山的法醫學書,一本一本地抽出來,把貼著標簽紙的地方重讀一遍。
有了!就寫在第六本書的“感電”章裏。
“……感電致死時,必會有電流的入口及出口的存在。也就是說屍體上會留下二處後書將提及的電流斑。不過,如果是家用電的代表——交流電的話,由於正極與負極在短瞬間不斷交替,所以無需區別哪一個是入口,哪一個是出口。”
一股如顫唞般的興奮,從肚子的底部湧了上來。這不是快接近正確解答了嗎?就像是嚐試過好幾種方式才把難解的數學題目解開始的心情一樣,秀一靈敏的嗅覺,正這麼告訴著他。
“人類身體內部的電阻,在遇上高壓電的時候,頂多隻有100歐姆,因此可以說人類對電流毫無抵抗能力。但是幸好皮膚的電阻值相當大,人體也因此獲得保護。皮膚的電阻值,因身體的部位、皮膚的角化程度、濕氣、電流端子的接觸麵積、時間、電壓等等的不同,數值也會有所差異,但一般值約在4萬歐姆至10萬歐姆之間。”
光看這數字也不難想象皮膚對電流的抵抗有多強。能不能克服這一點,也許就是決定計劃成功與否的關鍵。
“電流最致命的傷害,就是對心髒的影響。流過人體內的電流通路若經過心髒時,死亡的危險性最高。像是從左手通到左腳,或是流貫兩手之間的情形,都相當危險。”
原來如此,目標就是曾根的心髒了。
“那麼,為什麼電流直擊心髒會造成致命的危險呢?並不是想一般人所想的,心髒會在一瞬間麻痹停止跳動,而是因為電流會引發‘心室細動’的現象。心髒是由一條條的心筋纖維所組成,它的動作是由洞房結節(右心房與上大動脈間的特殊心筋)所發出的周期性電流來控製,使心筋纖維全體的拍動能同步統一。但是,若有比這股周期性電流還要強的電流通過時,節奏會被攪亂,心筋纖維會陷入各自收縮的狀態,使心髒的機能遭到破壞,這便是‘心室細動’。這個狀態若持續五秒到十秒,意識便會消失,若持續十秒以上,呼吸也會跟著停止。”
接下來,書上又仔細說明在死亡前的末期呼吸期,所產生的Adams Stokes症候群的症狀。
若持續一、兩分鍾都沒有呼吸,那在人體內的另一個呼吸中樞便會開始活動,這稱為末期呼吸,又別名為喘熄呼吸或下顎呼吸,就是使下顎突出吸氣,猶如喘氣般的呼吸狀態。
光是想象,全身便起了雞皮疙瘩。秀一趕緊看完這一段,翻到下頁去。於是他又發現兩個令人振奮的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