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下載於,如需更多好書,請訪問

本文來自 :http:///r4725171_u8770291/

第一章 恐怖的雕像

很少人知道紋身的美麗,而為這種秘密紋在皮膚之藝術所感動的人,更是少之又少。

這很可能是由於先入為主的偏見所造成的,譬如:看到街上的粗工或販夫走卒之類的古銅色皮膚上,有著生手所紋的黝黑的蚯蚓後,即認為這就是所謂的紋身;或者認為不論男女,凡是紋身者皆為流氓、凶惡的罪犯,要不然就是居於下層階級的人渣,以及人生戰場上的失敗者,他們無視於嚴肅的曆史真相,甚至蒙蔽了自己的眼睛。人們對於紋身的看法,通常是以上兩者之一。

然而在綿延數千年的人類曆史中,對於自古流傳下來的習俗是很難尋找其根源的,不如相信其來有自還來得妥當些。

美國某一心理學家就曾說過:

『紋身為性欲的表現。』

一麵為長而尖銳的針;一麵為刺破皮膚注入液體,亦即賜與受——很明顯地,這種風俗可視為從事性行為的兩麵。

紋身是人類最原始的本能行為,雖一時遭禁,乍看之下似乎完全消失;但是,終有一天會像隻不死鳥一樣地重生,紋身是不會死的。

『身體發膚受之父母』這種觀念,就連深受儒家思想熏陶的日本人也是很難了解的。於近代的歐美各國,紋身絕非屬下層階級的專利,就在一世紀前,歐洲各王室及王侯顯貴普遍都喜愛紋身,而且蔚為風尚。

我們可從曆史上找到用針刺進玉體,而在皮膚上留下不朽圖案的王者之名,譬如英國的愛德華及喬治兩皇帝,蘇俄最後一位皇帝羅馬洛夫,及希臘的奧爾加皇帝等,實在不勝枚舉。

這股潮流之所以成為一種風尚,乃導因於日本的紋身技術受到世界各國的肯定。

明治初期,已故喬治五世①還是王子的時候,在一次東方之旅中拜訪日本,遂傳出了他紋身的消息。除了倫敦愛華德報以外,所有英國的報紙都詳細報導這件事情。但是由於當時通訊不便,所以王子紋身一事竟被下層階級的船員誤傳為一箭射穿鼻子的兩側,實在是太不可思議了。

英國的上下兩院立刻對這件皇室的醜聞展開激烈的論戰,在野黨的一名議員責備地說:『身為日不落國的王子,竟有如此不檢點的行為!』然而,當時的首相對這事,卻一再地答辯:『此事目前仍在詳細調查中。』其情況至為窘困。

所有的英國民眾都以恐慌的心情等待王子回國,幸好事實證明箭狀的紋身是毫無根據的。

當時英國報紙為了安撫民心,都以頭條新聞報導:

『皇儲的鼻子非常健康。』

這不由得使人會心一笑,事實上刻在手臂上的美麗龍紋,對於大英帝國的王位繼承絲毫沒有影響。

紋身在日本被認為是『文明人可恥的行為』;同時也被法律嚴加禁止,卻因這位王子的以身試法,而開始傳到歐美先進國家的皇室。更尷尬的是,第一位了解日本紋身藝術價值的人與浮世繪一樣,並不是日本人自己,而是訪問日本的外國人。

日本的紋身藝術進化到真正的藝術,時間並不算很久,大約始於距今一百數十年前,也就是江戶天保年間②。

在爭妍鬥豔的江戶男女的皮膚上,出現了或為纖細,或為豪放絢爛而華麗的色彩,此為日本民俗史上添加了特殊的一頁,也成為大家的話題。

紋身如今已不僅是曆史事實。許多名作、傑作都已化為泥土,甚至煙消雲散,即使是鳳毛麟爪也遍尋不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