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方會懷疑這是偽造意外的理由主要有兩點。首先,女子身上的許多擦傷是死後才造成的,而這些擦傷,乍看之下會誤認為是車子墜崖時在女子身上造成的,但事實上,女子連人帶車墜落時,在駕駛座上的人伊誰成為屍體了。第二,車上的血跡十分稀少,這似乎意味谘女子先在某處大量失血死亡後,才被放回車子裏。警方在附近山路搜索多時,總算在距離墜落現場一公裏處的公路上找到疑似幹掉的血灘,也在附近找到了死者右耳的耳環。至此更可以確定死者是在該處死亡,才被移到墜落現場偽裝成意外。實際上發生了什麼事呢?最有可能的猜測是,女子不知014道因為什麼緣故在死亡現場的地段下車,結果因夜晚視線不佳,被另一輛車撞死了,肇事者心生恐簧故意將這起事故處理成被害者開車不慎墜崖的假象。警方也相當相信這個說法,無奈事件發生在杳無人跡的山區,又是深夜,現場線索叉相當稀少,因此到現在還是沒有進展。據警方掌握到的一條線索指出,本案死者死亡時間前後曾有一名騎摩托車的女子經過現場,據調查,此人很有可能目擊到事發經過,警方呼籲此人盡速與調查人員聯絡,但無結果。另也有網友懷疑此人才是肇事者。但警方不太支持此種說法。

另有一說,認為女子是被謀殺的,凶手把女子帶到該路段,先殘忍地撞死她,再偽裝成意外。這似乎也不是沒有可能,不過比起第一種假設,幾率低了點.支持這種說法的人,從女子的人際關係去尋找凶手,根據記者後來的追查才發現,原來該名女子跟。…..莉迪亞掃完後半段的文字,好幾頁之後,她闔上整份文件,她的眼神終丁轉向窗外。

又翻開另一頁的剪報閱讀,翻了重新收入提包中。

01 5同一號列車的第10節車廂前段靠走道位置,坐著一名叫作李勞瑞的年輕人,他戴著一副金邊眼鏡,煞是斯文。他與莉迪亞的相同點多是有兩個,第一,他們都很年輕,大約二十七八歲;第二,他們的目的地都是花蓮市。

李勞瑞的注意力全放在手上的書本,那本書的書名是《哲學家的推理遊戲》,是一本2 56頁的平裝書,作者為紀思哲。從內頁的介紹,可以得知台灣企業富豪紀思哲從年輕時便對哲學、謎團一類的事物十分感興趣,蟻壟表了許多哲學與推理的看法,他閑暇時喜歡書寫類似5分鍾推理謎題的問題集。至於奉書所收錄的謎題,跟一般的推理問題略有差異,屬J--哲學思維比較重的。

也就是說,紀思哲所書寫的推理書籍有兩類,一種是哲學件導向的,一種是一般的偵探推理問題。

李勞瑞專注在書中的其中一個哲學問題,是關於藝術哲學的。作者試圖引導讀者去思考,所謂的美醜是否有客觀標準?兩件雕塑品,為什麼大多數人會認為其中一件是比較美的,另一件是比較不美的?這樣是否能夠證明美的判斷有客觀標準?又或者,關於美的判斷其實因人而異,或跟所處的社群文化有關,同一文化的人擁有判斷美的同一標準,因此A文化與B文化對於美就有不同的標準,這意味谘根本沒有真J下容觀的判準存在,而016這樣的思維,顯然又掉入相對主義的看法中了。

在延伸的討論中,作者開始分析什麼叫作藝術品,必須具備什麼樣的形式才可稱為藝術呢?

讀到這裏,李勞瑞感到眼睛有一些疲累,他闔上書本,閉目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