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人生七十古來稀,就是這個意思。中國皇帝過八十的就更少了,隻有乾隆爺,武則天,梁武帝,宋高宗,趙佗是最能活的,放到現在也是高壽。

真正的金縷玉衣首次發現於河北滿城漢墓,1968年發現,墓主人是漢景帝之子,漢武帝劉徹的弟弟中山王劉勝和他的老婆竇綰。同時發現有兩件金縷玉衣,一人一件。那是中國第一次發現完整的玉衣實物,90年代時,江蘇獅子山楚王陵又出土一件玉衣,那一件則是最大的一件玉衣,那裏埋的好像是漢景帝的一個表哥吧,當時的漢代第三代楚王劉戊,玉衣上的玉片有三四千片,因為此墓曾經被盜,所以玉衣上的金線全部拆走。

我們能看到,玉衣的手部做的很細,手指部分的玉片都是斜著加工的,玉衣的手部是一個拳頭狀。中間有個孔。那是因為他手裏拿有一個東西,是一隻玉豬。我們叫做漢握。一手一個。同時死人嘴裏也有玉器,是一個蟬形,我們稱為玉晗。嘴巴裝得東西最多的,就是我上麵說過的那個湖北隨州大墓,那位老帥哥嘴巴裏大大小小的玉器裝了二十多個,全是能吃的動物造型。漢玉刀法簡練,紋路清晰,刀道走向呈八字狀,俗稱“漢八刀”。

目前為止,中國保存完好的玉衣就這麼幾件。

因為不久後,玉衣製度廢除,漢代王陵千年之前全部被盜,漢帝王墓再出土玉衣的機會幾乎沒有了。

但也不是真的沒有可能,漢代封有眾多王爵,劉勝就是其中之一。劉邦當年斬百馬起誓 “異姓不王”,所以還有機會能發現劉姓王的陵墓,也就有玉衣出現的可能。中國古代異姓王確不多見。南宋嶽飛死後六十年被封為鄂王,但沒什麼用,人都不在了。隻有東漢末年曹操封為魏王,一般異姓為王,離他造反也就不遠了,所以曹操的兒子就滅了漢,成了魏文帝。

同樣,在南越王墓沒發現之前,沒人想到墓中會有玉衣,三國孫權曾經發兵嶺南盜挖南越王墓,好在沒找到,所以一百多歲的趙佗墓中極有可能也有一件玉衣。

貴妃到大宋

漢代之後為隋唐,隋代與秦很像,享國時間很短,隋也像秦一樣統一了中國的混亂局麵。

漢之後,幾百年內中國相當的亂,三國兩晉南北朝打的中國遍地狼煙。就是這樣的的愛打仗時代,大多君王居然喜歡佛事,大規模建寺廟,開鑿石窟佛像。中國很多重要的佛教石窟都在這一時期開鑿。

千裏鶯啼綠映紅,

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樓台煙雨中。 說的就是這麼檔子事。當時的中國書法比較發達,書法的“兩王”就是同時期的晉國人,還有那個寫下絕句:

麗宇芳林對高閣,新裝豔質本傾城;

映戶凝嬌乍不進,出帷含態笑相迎。

妖姬臉似花含露,玉樹流光照(後)庭;

花開花落不長久,落紅滿地歸寂中!的陳後主,也是這個時代的名人。

隋代一定有玉,但由於時間太短,所以不能細分。

隋還有一大貢獻,就是建立科舉製度,一直到二十世紀初,一千三百年內給中國貢獻了六百多位狀元。這些狀元對中國文化產生了巨大影響。

隋後為唐,唐高祖李淵曾經定了一種專門規劃配玉的製度,明確規定什麼樣的人帶什麼樣的玉,什麼樣的場合帶什麼樣的玉。

1970年西安郊區的一個村子發現了一個大陶甕,裏麵有很多金銀珠寶,同時還有很多玉帶,這是唐代的一個窯藏,那裏發現了好幾條精美的唐玉帶,還有兩個讓人歎為觀止的瑪瑙杯,全是國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