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胤禛的筆頓了一下,在奏折上留下了一道深深的印記,白瞎了一奏折的好字。

“你想讓二叔過來?”他們的二叔福全,胤禛是知道的。他們那麼多兄弟中,二叔最喜歡的就是胤禩了,而胤禩也從小就跟二叔親,二叔就等於是他的第二個阿瑪。

“是想讓二叔也過來不假,但……如果是變成綿愉和綿祈的其中一個的話……還是不要了吧。”胤禩不知想起了什麼,嘴角不著痕跡的抽搐了一下。

“哎,你們要趕緊長大啊,長大後才好告訴阿瑪你們以前的身份是什麼……”胤禩趴在搖籃邊定定的看著兩個一模一樣的小嬰兒,口中不住的碎碎念。

兩個已經四個月的小嬰兒無奈的對望了一眼——阿瑪怎麼越活越回去了?現在他身上哪還有一點昔日八賢王的風采?

“應該是額娘好不好?”胤禛對於胤禩的屢教不改表示壓力很大,歎息著走了過來:“如果你是阿瑪,那我是什麼?”

“皇阿瑪啊!”胤禩一臉的無辜和理所當然,看的胤禛嘴角直抽抽。

“哪有兩個阿瑪的?”胤禛的眼神滿是無奈之色。

“其實也無所謂……”胤禩沉吟了一會兒:“看綿愉和綿祈的樣子,是我們兄弟的可能性非常大,到時候怎麼可能還會叫我們阿瑪?”

“說的也是。”胤禛眯了眯眼,在心裏盤算著這兩個小子到底是他的哪個兄弟——比較熟悉的那些兄弟中……就剩下五弟,十五弟和十七弟沒過來了,其他的那些小弟弟他都不熟悉……對了,他那個十九弟叫什麼來著?!

“小八,你知不知道十九弟叫什麼?”胤禛沉吟了一會兒,輕聲道。

“十九弟?”胤禩有些愕然的眨巴著眼睛:“十九弟好像是三歲就夭折了吧……他有名字嗎?你問這個幹什麼?”

“沒什麼,就是突然想不起來十九弟的名字了。”胤禛無奈的勾了勾唇:“我還以為就我一個人不記得呢。”

“那個十九弟我們好像根本就沒見過吧?”胤禩摸著下巴:“皇阿瑪好像給他起了名字……明天去問問十八弟,估計他還記得。”

其實他們不記得也實屬正常——十九阿哥是康熙四十一年才出生,而那個時候,他們這些年長的阿哥早就搬出去住了,就是進宮來請安,也不會去阿哥所的。而十九阿哥的年紀足以當他們的兒子,母族又是漢人,根本就不配當他們的對手。所以,三年來,他們這些年長的阿哥跟十九阿哥竟是一麵都沒見過。

而且,十九阿哥夭折的那一年,正趕上很多地方旱災,還有天地會趁機在江南搗亂,成年的阿哥們幾乎都被康熙給派出去了,所以直到很長時間後,他們才得知他們的十九弟夭折了。這種事情,在普通家庭幾乎都是不可思議的。

胤禛重新回到桌案前,拿起擺在一邊的兩本奏折,目光漸漸深邃了起來——這是兩位蒙古親王請婚的奏折。

愛新覺羅家為了安撫蒙古各部,每代必會派公主去和大部落的親王或貝勒聯姻,而這次,自然也是不例外的。

而現在,七格格和碩和淑公主才十一歲,九格格和碩和順公主才八歲,還不到成婚的年齡。那麼,就隻有和碩和晴公主和和碩和嘉公主合適了。

第二天胤禛上朝後,兩道聖旨就到了北三所。

和嘉一臉平靜的接了聖旨,輕聲向那個前來宣旨的公公道了聲“辛苦了”,便麵無表情的轉身回屋——這道聖旨,完全在她的預料之中。一個不受寵愛,太上皇留下來的公主,除了去蒙古聯姻,不可能還有第二條路可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