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熟知的幾個景點。

但是對於他們要去麗江,客棧的老板娘就有點訝異了。在她看來,麗江這麼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地方,荒僻的很,班車不多路又不好走,為什麼不在風光如畫的大理多留幾天呢。不過她還是很熱情的向這一對好看的小夫妻提供了自己了解的情況,於是,在大理逗留了兩日的何月鍾樹,就坐著灰撲撲,髒兮兮的班車,前往尚未開發的麗江而去。

經過大半天在泥灰石塊路麵上跳啊跳啊,顛得人屁股生疼,惡心欲吐的旅程之後,他們終於站在了麗江的土地上。

周圍是灰撲撲的水泥建築,和內地其他小縣城沒什麼區別,不過何月並不著急,兩人先找個店填肚皮。吃完飯之後,打聽好古城的位置,兩人就往古城行去。

很快就到了古城,當納西風格的木樓成片的出現在眼前時,兩人著實被震撼了一把。

幽深曲折的巷子,光滑的石板路,湍湍流淌的小河,兩岸葳蕤的花木,陽光在這個高原古城灑下明暗交錯的光影,門邊有坐在門檻上曬太陽的老婦與腳邊溫順的土狗。

光陰仿佛在這裏停滯,歲月仿佛在這裏凝固。

隻是還沒有如織的人流,沒有喧鬧的商鋪,沒有浮華的光景,有的隻是現世靜好,以及那仿佛被世界遺忘一般帶來的荒涼之感。

誰能想象不久遠的幾年之後,這裏將成為著名的旅遊勝地,無數的背包客與白領小資將湧向這座有著千年時光的高原古城,湧向這個時光柔軟的豔遇之城。

何月真慶幸,能在它尚未向世人展現出傾城之貌時,毫無保留全方位的欣賞體會它的一切。

兩人慢吞吞的走在光陰凝固的古城,心都變得柔軟起來。偶爾遇見幾個古城的居民,他們一身納西族的服飾,雖然不動聲色隻是靜靜的望著這兩個突然出現的陌生人,眼裏卻帶著好奇的意味。

“咦,走了這麼久都沒發現一家客棧,真不敢想象。”何月忍不住感慨。

“這裏平時一定沒什麼外人來,開客棧幹嗎?要住的話,應該去新城找旅社。”盡管之前鍾樹不知道老婆為何執意要到這個名不見經轉的小城來,但是看到這片美麗的古城,也覺得來值了。可是老婆對這裏表現得興趣這麼濃厚,可真不多見。

何月吐吐舌頭,千萬別說露嘴了,自己可是十多年之後穿過來的,那鍾樹還不把自己當白癡。

兩人走了好久,終於在一個比較寬敞的石板廣場前看到了一家賣點雜貨小食的店鋪。門口還放了幾張納西風格的木凳子,一個中年納西婦女在那裏懶洋洋的守著店鋪。

兩人早渴了,就去買了兩瓶水,順便問道:“阿姨,這古城哪裏有住宿的地方呀。”

“古城沒有旅社呢,你們要住宿,可以到縣城去找找招待所。”阿姨回道。

“啊,住那裏有什麼意思啊,,我們就想住在古城呢。”何月遺憾的歎口氣,來的確實早了點,連客棧都沒有。

“你們是外地人吧,到這裏玩的人很少,冬天就更少了。”那阿姨有點好奇。

唉,怎麼跟她說呢,何月想了想,道:“我覺得這裏很好呀,都是古香古色的四合院子,木頭修的樓多好看啊。還有這小橋流水,花木蔥蘢的,在這裏曬太陽簡直是享受。”

納西婦女笑道:“哪裏好喲,還是縣城那些新樓房好,衛生間廚房都在一套房子裏,又方便又幹淨,出去上街買個東西什麼的也方便。”

阿姨你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啊,何月心裏感慨著,嘴上就說道:“我要是有您這麼一套木房子住,心裏不知道有多高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