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清河縣縣委來了一隊人,他們一身正裝,盡直走向位於五樓的縣委書記辦公室,進入大廳,沒有一個人去阻攔他們,因為他們都是省紀委的人。
此時坐在辦公室裏的唐世傑,正在批閱著文件,對於省紀委調查組的到來,他一無所知,五六個人直接推開了辦公室的大門,其中一個三十幾歲的男子對正一臉吃驚看著他們的唐世傑表明身份到“你好,唐世傑書記,我們是省紀委紀檢二處的,我們接到實名舉報,這次前來是調查關於清河造紙廠整改當中的行賄受賄一案,下麵請您和我們到規定地點,於規定的時間,對此事做一個解釋;”
說完身後就上來了兩人將唐世傑給架了起來,唐世傑此時一臉錯愕,清河造紙廠,是九十年代縣裏成立的國營企業,從成立到整改時,一直處於虧損狀態,縣裏年年資金扶持,早已資不抵債,也是去年縣裏為了減輕縣財政,決定全麵出讓造紙廠股權,當時的唐世傑還是縣長,主抓這次整改事宜,清河造紙廠以四千七百萬,出售給了祥林紙業,並且由祥林紙業對廠裏一千三百名職工進行處置安排,並承擔清河造紙廠欠銀行的六千九百萬貸款,這件事當時處理的相對理想,還獲得時任市委書記的點名表揚,唐世傑也因為此事順利的接替了老縣委書記的職務,可是現在省紀委卻來調查,讓為官三十年都小心翼翼,從不敢貪汙一分的唐世傑驚恐萬分;唐世傑從辦公室被帶到縣武裝部的招待所,路上沒有說過一句話,當唐世傑除了縣委大樓後,縣委大樓裏對唐世傑被雙規的消息也慢慢的宣傳開來。
一直到縣武裝部招待所後,唐世傑才明白,清河造紙廠的貪汙受賄根本就是以個引子,他真正得罪的還是常委副省長劉長遠的兒子,大運集團的董事長劉一山,原來就在上個月,劉一山來到清河縣,表示希望在縣城內弄一塊地,做房地產開發,關於具體的操作,無非就是空手套白狼,大運集團以很低的價格征地,然後由政府規劃此地為商業用地,大運集團在利用這個規劃,到銀行貸款,再來開發,這套方案劉一山隻是提了一口,唐世傑就以心知肚明,現在中央對用地查得很嚴,他不敢違規批地,也就婉言拒絕,可是劉一山卻不吃這一套,又是糖衣炮彈,又是威脅利誘,折騰了半個月,唐世傑愣是沒鬆口。
劉一山在清河感覺自己吃了虧,灰溜溜的回到了省城,不久後就傳出要讓唐世傑回家種地賣紅薯;當時唐世傑認為這不過是一句氣話,也沒放在心上,可是這才過去沒多久,省紀委就把自己給雙規了,而且對於清河造紙廠,唐世傑自己心裏清楚的很,這件事當時是市裏督辦的,他唐世傑就是有十個膽子也不敢貪汙一分錢,可是省紀委的在調查期間,根本不管唐世傑的爭辯,隻是輕描談寫的說到“唐世傑,你就不要在負隅頑抗了,原清河造紙廠的廠長,董軍已經交代,收受祥林紙業的行賄款十萬元,為祥林在廠區內拆遷家屬房項目上,提供幫助,期間還造成三名群眾意外死亡,並指示公安機關隱瞞事實真相,並且指明,是在你的授意下收受的贓款,縣公安局局長曾國祥也證實了這件事,我們還從祥林紙業財務王誌軍同誌那裏得到材料,在談判期間的私人飯局上,你曾向祥林紙業的副總汪清平索賄五十萬,你還有什麼需要隱瞞的嗎?就憑這些我們就可以定你貪汙受賄罪;”
唐世傑搖搖頭,為自己辯解到“你們這哪裏是調查,你們這明顯的是誣陷,我隻想說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一切都等待組織的調查;”
省紀委負責調查的人,確是轉頭走了出去,曆經十三天的調查,省紀委隻詢問過唐世傑三次,可是就在第十四天,唐世傑卻被移交給了市人民檢察院,並告知他要對他的問題,提起公訴,唐世傑一陣莫名奇妙,可是無論他怎麼爭辯,怎麼吵鬧,都沒有一人理他,他於當天便被轉到了市看守所,半個月後正式被市人民檢察院向市人民法院提起公訴;公訴當天早上,市紀委來人到看守所,將唐世傑給帶了出來,對他宣布到“經常山市黨委研究決定,原常山市清河縣縣委書記唐世傑,被群眾舉報,經省紀委調查,事實可信,證據確鑿,對唐世傑同誌開除黨籍及縣委書記職務,不在擔任清河縣人大主任一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