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關關雎鳩(1 / 1)

內侍擦了擦額上的冷汗,忙不迭道:“昨日聽主簿們說,今日要教授殿下《詩經》”。

宗室子弟和其他貢生、監生的學習地方不同,他被分到太學門名曰“清風垂柳”的院落學習,這是國子監的第二進院落。

一路上,內侍高聲喝道:“皇太孫駕到,閑雜人等回避。”

路遇不少貢生都彎腰拱手低頭行禮,朱鳳澤一路急行,並沒有過多停留,約莫一刻鍾,便到了“清風垂柳”。

朱鳳澤無心欣賞這院落的布置,直接入了課堂。

課堂的布置乃是每位學生一桌一席墊,兩旁是大窗口的設置,窗口此時大敞,外頭飄蕩一些白色紗幔,風拂來,攜來花香。

朱鳳澤挑選了一個臨窗,不前不後的位置跪坐好,約莫片刻後,他的伴讀和這一堂課的學生陸續到來。他單手撐額,假寐,其餘人見皇太孫如是休整,不敢打擾,連著寒暄的說話聲都小了些許。

一刻鍾後,他緩緩的睜開了眼。

這一處布置的桌案約莫十來個,除卻平西王世子、淮南王世子,長平郡主蘇曉蝶之外,還有一些他不認識的生麵孔,其他人見他醒來,一個個躊躇又躍躍欲試的上前搭話。

一個眉清目秀,身量修長的少年率先上前搭訕,他行了一個簡易的作揖禮,不卑不亢的道:“殿下金安,我乃驃騎大將軍司徒平家的幺子司徒星暉,幸而與殿下成為同袍。”

朱鳳澤別有深意的看了他一眼,明白在座的人都是皇帝刻意選好一起讀書的同袍,心下了然。他“嗯”了一聲,問:“你來國子監讀書多久了?”

司徒星暉撓了撓頭,麵露羞澀之情,道:“不偏不倚,恰恰兩年。”

朱鳳澤觀他的歲數,約莫十六七了,再過幾年便要行冠禮。

其餘人見朱鳳澤態度不錯,不像是傳說中仗著自己的身份就對他們冷眼相待的模樣,便你爭我搶,一個個上前報了名頭,又討好的和他聊天。

一個兩個朱鳳澤還吃得消,人太多,朱鳳澤不太樂意,眉擰了擰,恰好,博士摟著一卷書籍,從外頭走入,圍著他的其餘人見了,行禮後,立馬哄散離開。

博士年齡不大,三十來歲,留著細長的胡須,穿著儒生時下喜愛的寬袍大袖,端得是古道仙風,儒雅的氣質非凡。

放下書籍後,博士行至朱鳳澤跟前,作揖,道:“微臣見過殿下,殿下金安萬福。”

朱鳳澤的眉擰了擰,鬆開,他在心裏歎了一口氣,起身,作揖回禮,道:“學生見過老師。日後在國子監,老師不用太過拘泥禮節。”

許是他的語氣謙恭,沒有皇室子弟一朝飛上枝頭便趾高氣昂的跋扈氣息,博士露出了然的淺笑,高看了一眼他,語氣好了幾分,他道:“如是,臣在此謝過殿下,日後在國子監,臣與殿下便以師生相稱。”

朱鳳澤沒有異議。

博士姓李,元嘉三年的探花,後入了翰林院,如今來了國子監當博士。

“學生見過老師——”其餘人如是道。

李博士摸著下巴上細長胡須,滿意的頷首。

朱鳳澤第一次在國子監上課,教授的是《詩經》中的《關雎》,李博士將課文念了一遍,便問:“各位學生們,此篇大意所為何?”

說罷,便從台前走下,穿梭於下方的桌案之間,手中握著一卷《詩經》搖頭晃腦,好似沉浸在詩詞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