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也算是親上加親了。
康熙很欣慰,總算有一個兒子肯乖乖成親的。
三年之後,胤祉兒女雙全,嫡福晉又懷上了第三胎,太醫說這胎是雙生子。
當年弘旺沒有給他阿瑪和眾位叔伯封爵位,弘皙繼位後,再次提出這事,仍然被眾人一口拒絕。唯有胤祉毫不客氣地接下,授了和碩親王位。
“爺該得的,爺這輩子從一歲起就被皇阿瑪操,還要替那幫混球承受怒氣,平安活到現在爺容易麼?”
胤祉摟著嬌妻愛子,大感滿意,放下了對皇位的貪念,這輩子隻當個閑散王爺卻倍加逍遙自在。
之二。
弘皙八歲繼位後,十五歲大婚,皇後是來自盛京的和碩親王的長孫女,雖然是親王孫女,小格格卻不姓愛新覺羅,從小就過繼給了盛京的葉赫那拉氏族長,所以嫁給皇帝也算是名正言順。
當然,這也是眾人早就計劃好了的,肥水不流外人田,太宗和睿親王的女兒做皇後……再合適不過了。
弘皙六歲大的時候,太祖一家幾口再次來到北京,弘皙和四歲大的小格格不打不相識,小格格雖然是女兒身,但是從小耳濡目染,加上她瑪琺阿瑪和額娘的教導,小小年紀就比男孩子還要彪悍幾分,上馬射箭,無一不精。性格自然也是大大咧咧,弘皙剛開始還想逗弄逗弄她,誰知道最後反而被她欺負得還不了手,當時眾人都打趣他們是青梅竹馬,婚事也是這麼訂下來的。
弘皙大婚兩年後,皇後誕下皇長子,取名愛新覺羅?綿寧。
之三。
寶珠六歲大的時候,康熙懷了第二胎,孕吐反應比上一次還要強烈,納蘭很心疼,勸了康熙很多次幹脆打掉這個孩子算了,康熙說什麼也不肯,一年後誕下一個男孩。
弘皙繼位後,把寶珠收為義女,封了和碩公主。
寶珠十四歲時下嫁比她大六歲的傅恒三子富康安。
嘉慶十年,康熙生了第二個女兒,一出生便被指給皇長子綿寧,皇長子滿十四歲之後完婚。
之四。
自乾隆二十五年起,永璧開始進戶部辦差,跟在胤禛後麵學習政事處理,並開始上朝聽政。永瑺進了軍隊效力,任鑲黃旗滿洲都統。
倆人都不複少年時期的荒誕不羈,變得沉穩幹練起來。
嘉慶元年,莊親王薨逝,永瑺襲了親王位,卻一直沒有娶妻,不過幾位阿哥也不娶妻,王公大臣們對此已經見怪不怪了。
永璧也授了貝勒,從和親王府獨立出來,府邸就在莊親王府對門。
之五。
嘉慶二年,在乾隆的軟磨硬泡下,弘晝終於是把他扶上了嫡福晉的位置,之後,乾隆又陸陸續續一共生了十個女兒出來,隻是這些女兒都有些奇怪,從出生起就不哭不鬧,已經經驗頗豐的眾人一眼就看出都是被換了芯子的。
一番逼問下,原來這些小格格就是當年被他們占了身子的永字輩阿哥們……
這樣也好……
兒子全部變成了女兒,自己也由阿瑪變成了額娘,乾隆既尷尬又有些子欣慰,從此成了二十四孝阿瑪?額娘?
之六。
弘時把皇位讓給弘皙之後,就拉著弘旺出去瀟灑人生了,順便帶上了他們的寶貝女兒十公主。
弘時和弘旺的身子已經過了知天命的年紀,卻半點不顯老態,也是因為以前一直保養得好,看起來不過四十出頭,精力也算充沛。
十公主十四歲的時候跟著弘皙再次出巡塞外,與科爾沁草原汗王的小兒子一見鍾情,一場賽馬後決定非君不嫁,眾人拗不過她,考察一番,覺得這個小台吉為人處世各方麵都不錯,便把他帶回了北京,封了郡王,進吏部辦差,兩年後十公主風光大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