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付張浚這樣的老書生、老官僚,不但要弄出一個真正的丹藥來,還得給這個丹藥起一個高大上的名字。
所以葉楚造個丹藥大約得消耗上一盞茶時間,起個名字卻用了半個時辰。
培元丹?造化丹?回春丹?
……
聽起來這些名字不夠一鳴驚人,就像是街頭賣大力丸的。
街麵上藥堂的許多藥丸,差不多也叫這些名字,主治的卻不過感冒發燒而已。
都怪那些江湖騙子和說評書的,生生把起名字的難度提上去了。
最後懶得起名字,直接用了一個“白雲熊膽丸”的名字。
聽聽,我這裏麵可是用了熊膽,還不夠珍貴的?
事實上,以葉楚的功力,隻不過用了尋常藥物,然後用仙家真元融合而已。
這個工程完成之後,葉楚便站起身來,伸了一個懶腰,然後決定去天鴻書院讀書。
葉楚依稀記得,昨天夫子說過,今天有三個新人來天鴻書院讀書,來曆背景都不簡單,據說是官宦子弟。讓大家及早趕來,熱情接待,免得無意中得罪了某位,平添麻煩。
夫子人老成精,說的也沒錯,葉楚也不想因為自己獨立特性,給書院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
天鴻書院外,一座酒樓包廂之內,三個年輕公子臨窗而坐。幾個下人站在牆邊,斂聲靜氣。
這三個公子各個風采神玉,衣冠楚楚,腰間陪著美玉,手上拿著折扇,一副濁世佳公子的派頭。
“日後我們兄弟三人就在這書院讀書了。”
說話的是其中個頭最高的,他一身白衣,風采照人,微微笑道。
“陳兄,我看著天鴻書院修建的倒也宏大,日後我等在裏麵吟詩作對,也不算辱沒我等。聽說哪裏的山長和夫子也是做學問的書齋人。”另一人問道,他一身綠衣。旁邊沒說話的那位,卻是一身紅衣。
“不錯!”被稱作陳兄的人點頭應道。
他叫陳英傑,乃是三人之中最有勢力之人,隱隱間以頭領自居。
問他話的叫做宋凱文,不說話的叫做方靜德。
這三人從小一起長大,年歲相近,也算是至交好友。
他們家中勢力強大,可以說在錢塘縣橫著走,一向目高於頂。
宋凱文接著問道:“既然這書院看著不錯,那麼我們為何要在這酒樓安坐,而不去裏麵見過山長呢?”
“宋兄,我們是什麼人?來著天鴻書院讀就是屈尊,如果一早就進去,反而落了下乘。”
“陳兄說的極是。”方靜德微笑著說道:“天鴻書院規模不小,裏麵定然有不少刺頭,我們晚些過去,給那群土包子一個下馬威!”
“原來是這樣!”宋凱文恍然大悟。
“我們乃是金陵高門,若是在臨安讀書也就罷了,如今在這錢塘縣讀書,若是不講這幫土包子整治的服服帖帖,豈不有損我們的高潔家世?”方靜德笑道。
“可是,錢塘畢竟處於臨安治下,也算是天子腳下,英才輩出,隻怕我們不小心碰了大神,我就聽說這天鴻書院裏有一個家夥叫寧采臣,家傳功夫,很是能打……”宋凱文猶豫著說道。
按理說,讀書人應當四體不勤,五穀不分,但是讀書人之間也會發生口角啊,尤其是同窗之間,真要發生什麼衝突,會武功的打起架來豈不是美滋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