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利的記憶到此結束,被梵文咒語淨化的它劍身越發閃耀,似如聖潔的光環傲立在天際中。
它許是真正變成了一把曠世神劍,劍靈中梵文經與天劫上梵文咒語相互融合,即便是遠在西天之極的靈山上諸多佛意神兵都不一定有它通透佛法。
樊利在空中旋轉數遍,然後如小鳥依人般輕撫靠在夏林身前。
第五道天劫結束了,緊隨而來的是第六道。
此劫名為仙經法劫。
古有相傳,在百家成道之前,仙法則是其中最閃耀的成道路徑,包括在現在也是數一數二的存在。很多修士便會選擇以仙法為根本,從而遵循仙意,抵達彼岸。雖說經曆天地大動亂,很多稀有仙法均遺失,但依然有人看破生死,追尋仙道,從而位列仙班。
羅生國就是最典型的以仙法為根基的國家,修士們終日在悟仙經,講仙道,尊仙意境。隻是放在大千世界中,羅生國的仙經就顯得殘破低檔,可以說羅生國沒有一本真正意義上完整的仙經。
仙經不同於仙術法決,兩者相差甚遠,可能仙經中某一段文字便可以演變成一道極強的仙術法決。包括夏府中天幕法決、木生法決、無空法決等都是仙經的極小部分。大抵仙經都被收藏在大國大門派中,他們以仙經為底蘊發展壯大。
傳言,古有三千仙經,均為天地產物,已說不清到底是誰創立,好似亙古存在。
仙經法劫與其說是劫難,更可以說是一段尋找和學習的過程,但可能那隻針對於修行大能,當中定然不包括夏林。
隻見第一道仙經法劫落下時,夏林已被其偉岸仙力束手無策,其夏府三大法決好似遇到恐懼者,瑟瑟發抖不敢直麵而對。無可奈何下,他憑借肉身抵抗仙力。雖說錘天道修身已破開內丹,但麵對遠超內丹的仙力仍是被震得氣血翻騰。
“怕是仙力一道高於一道,這下去不是辦法。”思索同時,夏林已經硬抗下第二道仙力,身上衣服已經被徹底撕碎,露出強壯如銅般的體格。“不行,即便能接下第三道,怕是也離身死不遠了。”緊隨其後,第三道仙力猛地落下,夏林握緊拳頭,大呼一聲,兩相碰撞,他身子不斷朝後翻滾,數十圈後才停下,此時嘴角邊已滿是鮮血,胸前多處也已經有劃痕。來不及凝神修複,第四道仙力已經靠近,且好像間隔時間也變短。夏林連忙打出錘天道八十式起手式,僅花費數息,他將八十式融彙成一道極強靈團,凝在胸前。
“給我碎!”他大吼,猛地將氣團推出,隻見相碰摩擦出令人刺眼無比的光芒,仙力在這一刻變得暴躁無比,使勁往下壓,用力蠶食氣團,不過總歸還是五五開,僵持數百息緩緩變得靜止。
但天際上空第五道仙力已經驟然而下,夏林還沒悟得錘天道第二層喋血式,無奈之際也顧不得被反噬,直接強行打出,雖然仙力被抵抗下,可他也因為反噬直接吐出數口鮮血,整個人已經處於瀕臨狀態。
樊利神劍在經過淨化後周遭包裹聖光,可畢竟隻是領悟,離貫通佛法還差許多,見夏林無力抵抗,便化成光芒連接三道仙力。至此,八道仙力已下,但似乎沒有停下趨勢,第九道已靠近。而樊利聖光也忽明忽暗,已然受了傷。但卻為夏林找到些眉目,他在回複之際,看到了仙力的變化,當樊利發出佛光時,仙力似乎變得憤怒和殘暴,力道成倍增強。
他懂了,此劫需要用仙法來對抗。
但他第一道的時候試過通過三種仙術法決來抗衡,可絲毫無用。
“天劫,天劫,下的是身殺的劫,動的是劫後的收獲。難道是領悟?”夏林忽然想到這一層,他不信能召喚天劫的人都習得仙經,“仙術的源頭便是仙經,仙經的源頭便是仙法,兩者之間定然有聯係,大道歸途,萬仙歸一,我剛才之所以無法有聯係,定是我周身自啟的武道法,若我獨以仙法意境來抗衡,或許情況就會變得不一樣。”
夏林也隻是猜想,但此刻也顧不得,將錘天道術徹底壓製,獨施展仙術法決,同時施展意境法決-天問錄。
但他不知天問錄不是仙術法決,更不知了解下的意境法決和仙法並無關係。
天際上仙力更加濃厚,與此同時第七道天劫降世。
世間極少有人能同時將兩道天劫召喚下來,一道就已經要人性命,兩道前後夾擊,自是毫無存活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