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群同學的攛掇下,完成了《西城發小》的創作。
如果把人生當做一次單程的旅行,每個階段都會有不同的風景,錯過了就再也看不到了。還好,我們沒有錯過該經曆的風景。
記得那天由三個女生打前陣,頭天從城裏來到發小家的農家小院裏,準備第二天的同學聚會。熬海參粥、做小涼菜......
這一忙活就到了淩晨兩點,臨要洗洗睡了,瘦瘦小小的女主人竟然突然想到院子裏的那個水池子邊兒上,缺少洗洗涮涮的台麵兒,於是匆匆忙忙又跑到院子裏,扛了一塊比她個頭還要高出一倍多的大長木板子,放在台階上,拿起手鋸,哢哧哢哧的就鋸了起來,那景兒,沒有當年學工、學農、挖防空洞的內力墊底兒,絕對沒有這等超能力,哈哈…哈。
男生們頭天特意到牛街買了羊肉,穿了上百串羊肉串,還買了海鮮,牛肉,醬的小魚......吃的喝的準備齊全。第二天起大早,還不忘買早點帶上,從城裏到小院一路暢通,竟然六點不到......就把女生們吵醒了,還口口聲聲照顧女生們的情緒,在村子裏轉了一圈兒之後才敲大街門的。
一切就緒。
有男生在廚房燉肉炸魚,有男生在院子裏收拾海鮮扇貝,戴上草帽,支起烤爐點起煤炭為大家烤串......
看著大家吃得高興,喝的盡興,張羅做美味佳肴的男生露出滿滿的自信和滿足。
沒有經曆的男生、不懂美食、不會生活的男生,是不成熟的男人。
吃著、喝著、侃著當年那些定格了的青蔥片段.....看著眼前的彼此,嗬嗬,我們都是有故事的人了……不是麼?
那正值青春的你,窗外風景正好,你在攢你青蔥的故事麼?
《西城發小》從高二畢業班展開,結束在九十年代,電報大樓見證著那些青春少年的成長;未來的故事還在繼續,留待下一個聚會去勾勒,每個人都會是那故事的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