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剛剛齊大郎既然已經把話說出來了,張巧兒隻能無奈的據實說道:“娘,這事兒還沒個準信呢!我不過是葵水推遲了幾日、到現下還沒來而已,不一定就真是有了身孕,官人他是盼子心切才會認為這一定就是有了好消息。”

薑氏聞言略微①

那大夫把完脈後仔細的問了張巧兒身體的情形,再看了前一個大夫開的藥方子,很快就找出問題結症所在———正是前一個大夫開的藥方子有問題,所以不但沒能調好張巧兒的身子、讓她早點懷上孩子,反而把她害得葵水周期混亂。

找出問題結症所在後,張巧兒自是不敢馬虎,先是讓後一個大夫幫著開了藥方,後又把藥方拿去給別的大夫核對了一遍。這一次一直到核對無誤了、張巧兒才敢拿那藥方去抓藥煎熬來喝,以免再被那徒有虛名的大夫給治壞了身子。

而這麼一折騰,薑氏自然也就知道張巧兒沒有懷上孩子一事,於是她馬上就找了個機會堵住了齊大郎,並直截了當的把意圖對齊大郎說了:“大郎,你媳婦兒都嫁給你一年多了都還不能替你開枝散葉,我以後可沒臉去見你那死去的父親!”

“現下我給你兩條路走———一是你馬上以七出裏‘無子’這一條把你媳婦兒給休了,然後另外再娶一房媳婦兒;二是你可以不休妻、但必須;立刻把柳三娘抬進門為妾,讓她替你齊家開枝散葉!你若是不依,今後就不必叫我娘了,我也就當沒你這個不孝子!”

在古代,要是有人不被自個兒的親娘承認,那世人隻會說他不孝、絕不會說親娘的不是。而古人一旦被扣上不孝這頂大帽子,從此以後不但會被人戳著脊梁骨唾罵,對仕途前程也都會有一定的影響,甚至以後還會影響到兒女的親事!

由此可見,薑氏這回是鐵了心要逼齊大郎答應納妾,否則便會和齊大郎斷絕母子關係……

可齊大郎卻不是那隻會一味的愚孝的人,他尊敬薑氏是感激她把他生下來,他以前事事都會顧及薑氏這個生母的意思,也是因為他自個兒本性孝順、不願把他們的關係鬧得太僵。可齊大郎雖然是個孝順的孩子,可他卻也有自己的底線、也一定會遵守對張巧兒的承諾!

因此齊大郎很快就語氣堅定的說道:“娘,既然你今天都把話說到這份上了,那我也就不再和你打馬虎眼了、索性也把話都給挑明了———我和四娘可是青梅竹馬、從小一塊兒長大,這讓我們的感情也比尋常的夫妻要深厚許多!這份深厚的感情讓我這輩子對四娘隻會不離不棄,哪怕她將來不能替我開枝散葉、我也絕不會休了她!”

“再者我早在成親前就答應過四娘,這輩子隻會和她一人相守到老!我是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對妻兒理應言出必行、言而有信!所以我無論如何都會堅守當初許下的承諾、不辜負四娘對我的一片情意,希望娘您能夠諒解我、別讓我成為那無情無義的薄情郎。”

薑氏見以前一直都好言好語的和她說話、並且事事都很是顧及她意思的齊大郎,今兒竟然突然說了這麼一番完全沒有轉圜餘地的話,當下就氣得重重把茶杯拂到了地上,怒氣衝衝的質問道:“這麼說你寧願當個不孝子氣死你老娘,也要守住對你媳婦兒的承諾、當個有情有義之人?!”

齊大郎聞言微微的欠了欠身,低垂下頭、不亢不卑的表明了態度和底線:“請娘贖罪,對四娘我必須要言而有信。”

薑氏繃著一張臉冷聲問道:“倘若我一定要你納柳三娘為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