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段(2 / 3)

同年夏,戎陽將軍再率七千精騎深入契丹遼原腹地,大退三王。並在琅琊山祭天封禮,以此昭告天下,大梁的邊境,戎陽為將一日,便再無人能肆意踐踏一日。

一場晴雨洗淨長安古道,小橋流水,平和安詳。自戎陽將軍出征,有人便日日登上望陽樓,目不及處,卷卷金戈鐵馬入得夢來。

一聲馬蹄踏破,一聲刀光劍影,奏出一曲驚心動魄的調子,讓那人夜夜不能寐。

待戎陽將軍大勝歸朝,柳玉的書便開始日複一日的說。

那些故事隨著柳玉清潤的嗓子,血雨腥風了那年長安的圓盤滿月。

八月十五團圓節,為了這太平天下,有多少將士以血祭刃,馬革裹屍,未見親人淚。

於是那年中秋佳節,柳玉放下檀板,踱上望陽酒肆二樓,憑欄遠眺。花燈繚亂了雙眼,少女們手執蓮花掌燈,簇擁在緣河兩岸,將那一抹春心放入河中,順流而去。

風聲一起,忽聞馬嘶,果然那白衣無賴又來了。

小玉兒今日不說書麼?眸底笑意一圈一圈漾開,點一壺碧螺春,照舊從懷中掏出那枚白玉扳指,朝空扔去,又定定落入掌心,一起一落,他望見柳玉眉間一刹細不可覺的慌亂,好玩。

轉眼,柳玉臉上卻不見任何思緒,隻抬首望向那輪皓月。

戎陽將軍明日大婚,若再說些戰場廝殺的孽事,豈不是煞了喜氣。

白衣公子捧起一盞茶,聞這話,手微微一晃,滾燙茶水就這麼灑了出來。

許久,待柳玉望夠了那月,也看夠了緣河水,回首時,桌上空餘半盞涼茶,卻無一人飲。

當真是多事之秋,那年長安,茶樓酒肆又多了一場笑談。

笑那長寧帝姬大婚之夜獨守空房,奈何蠟炬紅燭徹夜到天明也不見駙馬爺共度春宵,卿卿佳人,何以至此。

談那戎陽將軍赫赫戰功,名震天下,卻獨獨負了一名女子,何況那女子,乃多少兒郎夢中過客,求不得,求不起,他倒好,一轉身便麵見聖上,稱紀玄終其一生不會娶任何女子。

天子嗔怒,不娶女子,還娶男子不成?

不知紀玄不想答,還是不能答,大梁子民隻知三日後,戎陽將軍又出征了,歸期未定。

明月天山,蒼茫雲海知何處。長風萬裏,幾度又過玉門路。

這次戎陽將軍的征程踏碎三百九十一場日升月落,血霧狂沙彌漫進長安城的那個傍晚,紀玄迎來生平不知第幾次榮歸。

徐掌櫃清完賬本,拍掌一合,招呼小四小六快快預備好茶水點心,望陽酒肆又要熱鬧了。

那夜的柳玉,唱前獨酌一杯清酒,嗆出眼淚。

未道戎陽將軍陣前臨危不亂,三千敵軍圍城,獨率四百將士突圍,如何铩羽破陣,如何殘兵稱雄。

卻道窮兵受困,帝不外援,置戎陽於水深火熱,置困獸之將,朔北黎民於刀鋒劍刃之上。

烽火明滅間,檣櫓灰飛煙滅。

那是戎陽將軍有史以來,最艱難的一戰。

於是那夜的望陽酒肆,無人擊掌,無人歡呼,十月木樨的甜香,滲透進大梁死士一脈血,一寸肉,窒得每個長安百姓骨頭生疼。

白衣公子依舊坐在東南窗下,背光陰影在他臉上添了幾許沉寂,不辨陰晴。

一口青梅酒,柳玉當真醉了。

小玉兒,我帶你走,可好?白衣公子將他扶入懷中,青絲繞指尖,翩翩纏綿。我們去江南,一院一舟一池水,春來賞柳,夏至采蓮,秋許吟棠,冬去尋梅。斷橋殘雪,夕照雷峰,那裏有長安不曾有的景致,我……許你一世安穩,可好?

那夜小樓東風,吹散了邊戈號角。那夜長安煙火,燃亮了亂世殘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