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兒子比較得便宜,當然了,自己兒子得多少也不算多,誰讓那是自己兒子呢,人怎能不護短。
神證生死契,這些神神叨叨的東西陳進其實一點兒都不懂,都是老道士和章肅一起安排,陳進隻要一板一眼地照著做就成,比如何時齋戒,何時起每日熏香沐浴,穿什麼衣服梳什麼發式,至於三牲六禮香煙火燭之類更是完全不沾邊。
就這麼糊裏糊塗的,終於到了吉日吉時,兩人跪在香案前,老道士跪在兩人身前,口念禱告之詞。
陳進按著老道士事先囑托的,將腦袋完全放空,突然間,場景一邊,自己來到了一片草地上,正驚疑不定左右查看的時候,一個人出現在他身邊,正是青陽。
青陽一身長袍,一隻青玉簪子插在發髻上,拍了拍陳進的肩膀笑道:“又見麵了,老相好。”
陳進一驚,回頭見是青陽,呼口氣笑道:“是你啊,嚇死我了。你怎麼來了?”
“嘿,你這麼大的事兒我能不來嗎?我說,你是真想跟那個人分享一切啊?”青陽好奇問道。
陳進點頭,“咋了,有什麼問題?”
青陽撅嘴:“你該知道啊,你身上功德甚重,連我這個引你過來的人都得了許多好處,更不用說凡人了。”
陳進找了塊草厚的地方坐下,青陽也跟著坐下。
陳進抱著膝蓋看向遠方,說道:“在所有人的眼裏,吃虧的是阿肅,我這個小小平民的運勢與肅王相比根本不值一看,在他們看來,我是零分,阿肅是一百分,現在是拿出五十分分給我,可是縱然如此,阿肅還是一意與我同生共死,同富貴共貧賤。他一心一意對我,我也一心一意對他。”
“是嗎?”青陽也學著抱住膝蓋,低聲說道:“這些得失都可以不計較嗎?”
陳進笑了,說道:“怎會是不計較?不計較的是多少,計較的是得失所代表的意義,貧賤時一碗粥可以活命,富貴時山珍海味也不過是果腹的東西,你說哪個重哪個輕?我不計較阿肅給了我多少東西,我看到的是他的真摯和忠誠,我給他的或許他一生都不知道,那也是我對他的全心全意。”
青陽搖頭,“不太明白。”
陳進笑道:“你是修仙的人,不明白就不明白吧。”
青陽也笑了笑,站起來說道:“你準備好了嗎?”
陳進也站起來,堅定地點點頭,說道:“準備好了。”
青陽揮了揮手,說道:“回去吧。”
陳進還沒有回過神來就發現場景變了回來,兩團光芒正分別籠罩住兩人,一炷香燒盡,光芒也消失。
老道士笑眯眯站起來,對兩人說道:“恭喜居士,如今可算得償所願。”
章肅和陳進也站起來,行禮謝道:“多謝真人。”兩人都能感覺到身體裏那種喜悅和蓬勃,知道眼前這個不起眼的樸素道士是真正得道之人,感激之意溢於言表。
老道士嗬嗬笑道:“老道士可沒出什麼大力,隻能說兩位居士心意足夠真誠,倒是老道厚顏,得了些福緣,多謝居士。”
儀式結束後老道士沒有急著走,多住了好幾天,每天山上山下參觀,甚至跑到各家店鋪裏,看見木匠陳和鐵匠的作品,嘖嘖稱奇。
陳進趁機向老道士谘詢小乾以後是否平安,本來應該問青陽,可惜這個家夥做事太幹脆,還沒來得及問就走了。
老道士沒有多說,隻是笑眯眯地看著陳進說道:“居士乃是有緣人,福緣足可澤及親近之人,且各人有各人的緣法,居士不必過慮。”
過了幾天,老道士謝絕了章肅多方尋來的珍貴藥材和珍奇異寶,甩著大袖袍哈哈笑著走了。
又過了一個多月,劉爹和周大夫收拾了行李,跟陳進道別。
陳進眼淚汪汪看著劉爹,想要挽留卻說不出話來。
宋明軒也來告辭,他住在山莊本為心中悒鬱,如今心傷漸愈,少年時走遍天下的誌向又開始複蘇,剛好劉爹要走,就想著結伴一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