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文化的黃金時代,
在民國期間,有滿清遺老,有文化鬥士,
有軍閥政客以及各種各樣的時代大潮投機者。
潮落潮起,五彩繽紛。
論文人騷客,魯迅,胡適,鬱達夫,郭沫若,
張恨水,冰心,徐誌摩,聞一多,蔡元培太多太多。
俠女出風塵的小鳳仙與蔡鄂的故事家喻戶曉。
論上海灘名伶有周炫,唐瑛,阮玲玉,張愛玲。
上海三大亨,七君子。江湖各路大神不勝凡幾。
更有歌謠唱出:
末代皇帝一大怪,婉容皇後離婚快,
北洋軍閥直奉皖,不如京劇十三派。
京華煙雲繚繞著世間人生百態。
繁華落盡,悲歡離合,不勝唏噓!
時勢造英雄,八年抗戰淬火。
一個廣州黃埔軍校培養出上千將軍。
因為抗爭外侮而名垂青史。
民國,這是中國哪個曆史時期都比不了的。
"你知道,在黃浦江畔,誰人最敬重文人。"
"誰?"
"上海灘對文人騷客最好的首屈一指又是誰?"
"誰?"
"杜月笙。"
"不會吧,一個黑幫老大?"
秋容真的不敢相信了。
"人都有兩麵性,抗戰爆發後上海淪陷,
杜月笙遠走**,拒絕與日本人合作。
並且他還暗中援助過抗日的十九路軍。
從這一點上來看,還不算大奸大惡。
比投靠日本人的汪精衛,周佛海,張嘯林,吳四寶等人還是強多了。
你聽我給你講一個故事。
杜月笙從小沒有念過書. 胸無點墨,
所以一直對文化人心懷敬畏。
國學大師章太炎晚年居蘇州講學,
本來對杜月笙不屑一顧,不料其侄兒在上海租界與人發生糾紛,
他隻好出麵請杜月笙調解。杜月笙不但迅速“擺平”。
還專程去蘇州拜訪章太炎先生,
臨別之際,他悄悄塞了張兩千銀票在茶杯底下,
以表達對大師的欣賞和崇敬。
"講義氣,重禮節,能禮賢下士。"
這是章太炎對杜月笙的評價。
雖說是一家之言,亦可從中看出一些端倪。
不管他是真心抗日也好,
不管是腳踏兩隻船也罷。
上海灘十裏洋場就是最大的江湖。
人一入江湖,有一樣東西是擺脫不了的。
"什麼?"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那我們就不入這個江湖。"
"好啊!容容,我支持你!"
(全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