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千裏尋人
一九四二年的春節,
吳大雄全家是在新買的大宅院度過的。
呂文慧,陳芝負責裏裏外外的張羅。
陳芝帶著康複的汪紫薇到處逛,胡吃海塞。
美其名曰,補身體。
祭祖的祭祖,拜年的拜年。好不熱鬧。
可惜清梅依舊沒有回來。
吳大雄穿越而來才知道,原來同樣是民國人,
拜年的規矩可有著很大區別。
從正月初一到初五,
穿著長袍馬褂在街上打躬作揖的幾乎全是男人,
到了初五以後,才能見到女人去七姑八姨家串門拜年。
傳統的拜年方式是作揖和磕頭,平輩之間作揖,
晚輩給長輩拜年,當然長輩也得給晚輩壓歲錢。
新式的拜年方式是發名片。
列一清單,交給仆人,
讓仆人照著清單的地址挨家挨戶去送。
當地管這種拜年方式叫做"飛片"。
不過也不是隨便拿一張名片就能拜年,
需要"掛紅",象征著紅紅火火又一年。
名片上最好再帶上"口彩",
"恭賀新禧""恭喜發財"這樣的祝福語自然是少不了的。
有點兒像現代人用手機發拜年短信,簡便,快捷。
這日,吳大雄剛剛從老丈人那吃過飯回來。
就聽陳義說有人來訪。
讓吳大雄沒想到的是,
這個人竟然是陸夫人。
陸夫人開門見山,說明來意。
卻絕非吳大雄所想的那樣。
"這次我來找吳先生幫忙的,為了一本書,一個人。"
"一本書,一個人?"
陸夫人從包裹裏取出一本線裝古籍。
書的封麵已發黃,看樣子年代很久遠了。
就聽陸夫人說道:
"這本手抄本《正骨要術》,是清末民間中醫陸士逵花一生心血所著。
我丈夫一直視為珍寶。"
"那,陸夫人所說的一個人……?"
"吳先生有所不知,我尚有一女兒在人世。
"哦,上次倒未聽夫人講過。"
上次瞞著您,是我的不對,請你諒解。"
"沒事沒事的,陸夫人的心情我很能理解。"
"一個人自然是小女陸貞芸,今年應該十九歲了,可惜天各一方,
我這個做母親的竟未能給她過一次生日。"
唉!陸夫人歎了口氣,接著又道:
年前她稍信來說,她很好,現在八路軍那當醫生。
叫我不必掛念,兒行千裏母擔憂,我如何放下心來,
想來想去,便想到吳先生你。
"這本書是傷科秘笈,救死扶傷正用得上,
前些日我整理先夫遺物時無意中發現的,"
所以這才冒昧相托吳先生,看能否找到陸貞芸,交給她。"
"哦?陸夫人如何敢篤定我就不是壞人呢?"
"吳先生說笑了,我隨我丈夫行醫多年,可謂閱人無數。
吳先生能把吳四寶的財寶專程送過來,自是大仁大義。如何還能不信你。
吳大雄暗道一聲慚愧,看來是自已多慮了。
自古從醫者多俠義,陸夫人正是這樣的人。
一提到吳四寶,陸夫人又歎了口氣。
說道:"醫者父母心,
隻知救人不問世事。
陸貞芸的爹爹一生行醫,活人無數。
有一次他在蘇州救了一個渾身是傷的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