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說,好說。"
就聞雲班主嗬嗬笑道。
"嘿嘿,不得了不得了,常言道:浪子回頭金不換,
吳少剛才一番陳辭,真是令人刮目相看呐。"
眾人紛紛稱是。阿芝不方便言語,看了兩眼吳大安心道:
"看他舉止做派,與以往判若兩人。世上居然真有這樣的好事。
而且,還讓我給碰上了。
鳳仙妹妹知遇蔡將軍。我也遇到這個混家。上蒼冥冥中自有定數。
希望我姐妹二人能借此脫離苦海,從良而終。
想到這,阿芝抬眼向小鳳仙望去。小鳳仙會意,
站起身來說道:
"近日,鳳仙新學了一首《十麵埋伏》,
想獻與將軍及在座諸位。望諸位不吝賜教。
那都是場麵話,客氣話。
眾人焉能不知。
自有下人取了琵琶奉上。
小鳳仙向眾人微微頷首,然後整容落座,懷抱琵琶彈奏了起來。
《十麵埋伏》是需要極高的指法技巧和對古典音樂有極深的領悟力。
方可彈得絲絲入扣,一唱三歎!
隻見小鳳仙吸氣斂眉,正襟危坐。
兩隻素手上下翻飛。掃、抖、撥,劃、捏、彈、挑、
滾、剔、撫、雙挑加雙飛。
玉珠走盤,一開始輕脆、圓潤、漸急漸緩。欲緩又急。
彈奏到高~潮處,
曲調轉而渾厚而高亢。隻見鳳仙姑娘提膝,擰腰。
輕舒玉臂。身子一轉。
果真將琵琶置於身後,手中依然不停。
腳下翩翩起舞。
於琵琶音之最高昂處,戛然而止。
"好!好一手反彈琵琶伎樂天!"楊度楊大人尤精於音律一道。
所以第一個拍手叫好!
這樣美侖美奐的畫麵,吳大雄以往也隻在敦煌莫高窟的壁畫上見過。
今個兒算是開了眼啦!心道:"小鳳仙果然是名不虛傳!技藝令人驚歎!"
"好!"
"妙哉!"
"此曲有幸聽到,難得呀!"
"妙極妙極,鳳仙姑娘,真是才藝了得!"
"繞梁三日之音呐。幸甚幸甚!"
在座各位紛紛鼓掌、稱讚。
小鳳仙收拾停當,麵上並無得色。起身一一還禮。
最後獨獨對蔡鍔將軍言道:
"素聞蔡將軍字寫的非常之好,不知能否為鳳仙留下一副墨寶呢?
眾人聽罷起哄。一致要求蔡鍔將軍不能辜負了美人心意。
"也好。"蔡鍔爽快的答應了,
自有人取來筆墨、宣紙、硯台,小鳳仙捥素手親自研墨。
眾人四下圍籠過來。
吳大雄雖站在後麵,也猜得到,
為小鳳仙題的是"自古佳人多穎悟,從來俠女出風塵。"那兩句。
果不其然。
詩是佳句!字是好字。偏偏少了一處落款,
吳大雄看到小鳳仙臉上拂過一層失望之色。
欲言又止。有人也看出,蔡將軍對小鳳仙未必沒有防人之心。
"別怪我多嘴呀!"
吳大雄擠上前來。先是做足樣子品鑒了一番。
最後說道:"蔡將軍,恕我鬥膽說一句,
如此佳句,美中不足,尚少將軍一筆落款吧!
這樣的書法藝術恐怕要留傳千古,後人觀之,卻不知何人所寫。
豈不是遺憾。"
"說得對,說得對。蔡將軍不妨補上吧!"
小鳳仙心下暗喜。不禁對吳大雄投來感激的目光。
"這……也罷。"蔡鍔看了看吳大雄,又看看鳳仙姑娘。提筆一揮而就。
落款處赫然"鬆坡"二字。
小鳳仙大喜,急忙躬身稱謝,收好。
眾人哈哈大笑算是親身見證了名將佳人之千古佳話。
要知道這鬆坡二字可謂價值千金。如飛龍點睛之筆。
小鳳仙今後的身價自是扶搖直上,待價可沽了。
(全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