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初下戰書(3 / 3)

這下子魏敏傑上校就更睡不著覺了。

翻來覆去的叨叨:"是個大家夥!什麼大家夥?什麼家夥最大?

乖乖,還真猜不出來。"

吳大雄代表中方海軍向長穀川清大將下戰書。

當然是醉翁之意不在酒。魏老三猜不到就對了。

倘若魏老三猜得到,日軍司令部同樣也會猜得到。都不是吃素的。

那吳大雄他到底在乎什麼呢?

讓我們把鏡頭飛快的切換到遙遠的上海。

在距上海黃浦江畔十五華裏處,

停泊著一艘日本艦船的巨無霸"加賀"號航空母艦。

1934年6月至1935年10月。

"加賀"號在佐世保海軍造船廠進行現代化改裝。

艦艇武裝在改裝時也做了近代化,

原先舊式的120毫米雙聯裝高射炮撤除改換新型八九式127毫米雙連裝高射炮,

提高高射炮炮位讓高射炮火網可掩護僚艦。

200毫米主炮則維持10門(拆除前部的2座雙聯裝炮塔),

在火力上是當時日本航空母艦的首位。

而近代化改裝後的"加賀"號航母。

是截止目前為日本噸位最大的航空母艦。

"加賀"號的標準搭載機增加到90架,

有必要時最大搭載機可到103架。最高航速增加至28.3節,

巡航速度由14節8000海裏提升至16節海裏。

但是這種速度在珍珠港事件前被第二航空戰隊長山口多聞嫌太慢,

因此在一開始時曾經建議把第一航空戰隊排除在攻擊序列,

但是因為"加賀"號的艦載機人員是當時日本海軍中參戰經驗最豐富的一群,

因此該艦才得以參戰。

這個日本海軍中參戰經驗最豐富的一群中,就有王牌飛行員江草隆繁。

是的。

這艘航母上的艦載機才是吳大雄眼中的心腹大患。

因為它的機動能力太強大了。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

在江陰這片地界,中日海軍自開戰以來。

拋開日本空軍力量的助戰不算。

單以海軍方麵而論:

中方軍隊有熟悉地形地貌的優勢。有多處炮台的拱衛,也有魚~雷艇布雷隊的助攻優勢。

可謂半斤八兩,互有勝負。誰也沒有一拳頭把對手打趴在地的絕對能力。

但是,往往就在關鍵時刻,

這隻擁有上百架戰機的海上機動力量一加入。天秤立馬向日方傾斜。

這也是中日海戰我海軍最吃虧的地方。

所以,在吳大雄的謀劃中。

第四計的根本目的就是出其不意的擊沉"加賀"號航空母艦。

這才是驚天之舉。

這才是他那一場妙計連環的講解中最最重要的一環。

這才是吳大雄講到第四計的時候,所有人都聽得站了起來的真正原因。

"噢!天外飛仙,猶如天外飛仙,真令人想不到……"

這是陳季良中將當時的由衷之言。

在離黃山炮台這麼遠的地方擊沉遠在海上的日本"加賀"號航空母艦。

也就是他吳大雄才敢這麼想。敢這麼做。

七娘她已經把四門大口徑"電磁炮"全部運抵到位。

同時運抵的還有幾千發電磁炮炮~彈。

這下子吳大雄徹底靜下心來。做到心中有數。

陳紹寬上將當著所有在場者的麵宣布。

此次行動乃絕密中的絕密,但凡有誰敢走漏半點風聲者——殺無赦!

炮手都是魏老三幫助精挑細選的人。所以,

魏老三這次炮是終於見到了。

確有些與眾不同之處。

可是他仍舊納悶。

區區四門炮而已。能改變當前戰局什麼呢?

(全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