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確定,由吳大雄親自帶隊,
加上副隊長魏英共計一十二人。
他們奔赴的第一個打擊目標是日本海軍大將長穀川清的司令部。
這個任務有點艱巨啊!
那吳大雄的打擊目標為什麼不選擇一個軍火彈藥庫呢?
相對也容易些。
那是因為,日本陸軍從嚴格意義上講,根本就沒有大型固定的軍火彈藥庫。
他們的軍火彈~藥庫往往是流動的。
三八式步槍受設計的限製,通常隻能裝5發子彈。
而這樣的數量明顯做不到支持一場戰鬥的,所以備彈必不可少。
日軍專門設計了一款兵用彈藥帶,
兵用彈藥帶由兩個前盒以及一個後盒組成,
一個前盒可容納6組彈藥鏈共30發子彈,
2個前盒共60發子彈。而後盒則相當於兩個前盒的總容量,
後盒子彈是給機槍手預備的,三八步槍與機槍子彈通用。
一個彈藥帶可攜帶120發子彈,加上三八式步槍原裝填的5發子彈,
一位日本士兵可攜帶125發子彈。
不能不說,當時的這個理念是比較先進的。
—— —— —— —— 華麗的分割線 —— —— —— ——
很明顯,這次日本人在家門口的刺殺行動把七娘刺激到了。
回來了也悶悶不樂。她獨自一人想了半天。
然後跟吳大雄說道:"老吳,你等我,我去去就來。然後悠忽一下不見了。
"吳大哥,七姐她、她、她……"
"阿英,沒事沒事,你太累了,眼花了出現啥幻覺都正常。
吳大雄趕緊扶穩了旁邊的魏英。心道:
"你說你個七娘,你也不避著點。哎!看來日本人真把我家女神仙惹惱了!"
魏英定了定神,說道:
"其實,我,我知道七姐她不是凡人,那,七姐是何方神聖呀?
吳大哥,你能告訴阿英知道麼?"
"何方神聖?我也說不好。你七姐呀!還有很多事瞞著咱們呢?"
魏英問的這句話讓吳大雄也陷入了久久的沉思。
吳剛伐桂的故事版本流傳眾多,吳大雄不好確定是哪一個版本。
但最著名的流傳最廣的是"吳剛伐桂"的故事。
民間傳說"吳剛伐桂",吳剛是住在月亮上的一位仙人,
由於犯了錯而被玉帝懲罰,要不停的砍伐月宮中的桂樹,
據說此樹高達五百丈,而且能自己愈合斧傷。
吳剛日夜不停的在月宮中砍伐桂樹,吳剛每砍一斧,
斧子砍下的枝葉就會長回樹上,經過了這麼久,
吳剛仍然沒能砍倒月桂樹。
吳剛見砍樹不倒,思鄉思母心切,
於是他在每年的中秋之夜都丟下一支桂花到桂榜山上,
以寄托思鄉之情。
年複一年,於是桂榜山上都長滿了桂花,
鄉親們就用這桂花泡茶喝。
再說吳剛同村有個叫嫦娥的姑娘,和吳剛是青梅竹馬,
兩小無猜,情投意合。自從吳剛上月宮之後,
她都一直照顧著吳剛的老母。直到老人辭世。
吳剛、嫦娥相隔天上人間,相思之情與日俱增,
吳剛砍不到桂花樹不能回來,嫦娥也隔著天地,不能前去與吳郎相會。
終於有一天,王母娘娘帶著她的七個女兒到掛榜山下的鳴水泉洗澡,
嫦娥看到了,偷偷的拿了七仙女的回天仙丹,拿回家去吃了,
帶上她的玉兔,上天和吳剛相會去了。
這七仙女沒了仙丹回不了天庭了,
隻有等她的姐姐們三天後再來洗澡時給她帶來,
才能上天。然後,
在這三年裏,七仙女遇上了董永,
於是就有了那個眾所周知的故事。
"七娘,她到底是誰呢?
我看她與觀音菩薩,玉皇大帝,王母,如來,二郎神等都有來往。
她說我是吳剛。我若是天上的吳剛。
那她是七仙女?是嫦娥?還是天庭的某一方大神的女兒啊?"
(全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