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 大戰前夕
一九四四年,
日軍為摧毀位於中國西南地區的美軍空軍基地,
打通與確保大陸交通線。以利於在東亞大陸作長期之堅守。
堅定日本國民決戰之信心!
獲得交通沿線地區的特種資源,
尤其是湘、贛兩省之鎢礦、鉛礦。
決心對湘桂,粵漢及平漢線中國軍隊發動一次大規模進攻。
從而對中國主力部隊進行殲滅性的打擊。
這就是後來史稱的豫湘桂戰役。
我們來看一下豫湘桂戰役中日雙方將領資曆。
中國將領——湯恩伯生於1898年9月20日。
中華民國陸軍二級上將,浙江金華人,黃埔係骨幹將領。
一九三七年七七事變爆發後,指揮所部在南口地區抗擊日軍進攻,予敵重創。
十月任中國國民革命軍第20軍軍團長。
翌年三月率部參加台兒莊大捷。
同年六月任國民革命軍第31軍總司令,先後參加武漢會戰、隨棗會戰。
日本將領——岡村寧次(日語:おかむら やすじ),
日本陸軍大將,抗日戰爭末期任日本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官。
昭和軍閥的三羽烏的第三位。
岡村寧次一九零四年畢業於日本陸軍士官學校,
"九一八"事變爆發後任關東軍副參謀長。
後任華北戰區最高司令長官。
豫中會戰
戰役的第一階段是河南會戰,日軍出動了約15萬兵力,
國民黨軍集中了35—40萬兵力。日軍在4、5月間先後攻陷鄭州、洛陽等地。
長衡會戰
日軍攻占洛陽的同一天,
日本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官畑俊六將設在南京的前進指揮所推進到漢口,
開始了戰役主要階段的湘桂作戰。
桂柳會戰
日軍從湖南、廣東及越南3個方麵向廣西進攻,開始了桂柳作戰。
從1944年4月中旬至12月,短短的8個月中,
國民黨軍隊豫湘桂戰役損失兵力超五六十萬,
喪失了河南、湖南、廣東、廣西、福建等省大部和貴州一部,
丟掉了洛陽、長沙、福州、桂林4個省會城市。
以及鄭州、許昌、寶慶、柳州、溫州等146個中小城市。
衡陽、零陵、寶慶、桂林、柳州、丹竹、南寧7個空軍基地和36個飛機場,
喪失國土20多萬平方公裏,約6000餘萬同胞處於日軍鐵蹄蹂躪之下。
那為什麼豫湘桂三大戰役會敗得如此之慘呢?
當時日軍戰鬥力的一般水平又是什麼樣子的呢?
1945年小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給人的錯覺是1944年日本軍隊應該不行了。
實際上大錯特錯。日軍的整體戰鬥力仍遙遙領先於中國軍隊。
我們縱向對比一下。
舉世聞名的衝繩決戰,
瓜島戰役前,日軍第2師團攜帶1萬噸物資參戰,
結果遭到美軍空襲,隻有3噸物資被送上岸,
第2師團就靠這3噸彈~藥物資和美軍戰鬥,
可以說戰鬥力降低到了萬分之三,
如果物資全部送上岸,瓜島戰役鹿死誰手還很難說。
而在中國戰場,在豫湘桂戰役實施前,日軍物資及其充足。
甚至可以說,日軍的兵力兵器物資準備是非常雄厚的,
僅是23軍從廣東派出的策應部隊就攜帶了16萬噸作戰物資。
連同主攻部隊,日軍集中了40萬噸物資,
是瓜島戰役第2師團物資的13萬倍,
要知道瓜島戰役美軍也是傷亡6000人的。
豫湘桂會戰第二階段湖南戰役,日軍為8個師團各準備了4個會戰分彈藥,
合計32個師團份彈藥,在不計算獨立炮兵部隊彈藥,
僅這一部分就擁有炮彈480萬發,還不計算迫擊炮和擲彈筒。
如果都計算,則各種炮彈數量超過了打垮百萬德軍的柏林戰役。
如河南,湖南,廣西三個階段日軍炮彈數量全部相加,則數量更加驚人。
相比之下,中國軍隊實在是差遠了。
根據後世統計。
中國軍隊的一個師的武器配備和日軍步兵聯隊是完全比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