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 孤軍遇險
鬆田大佐一看大勢已去,不可再戰。
便顧不得四下裏的殘兵驚馬,隻身逃走了。
鬆田大佐回去如何向岡村司令官交待。
暫且按下不表。
卻說日軍攻占河南大部後,對當地人民實行法西斯統治,
日軍軍政部召集各地鄉紳名流成立治安委員會,
成立偽政~府,恢複警察局。
先後在各縣成立維持會等。
還成立各種特務組織,搜集有關抗日活動的情報。
但是日本人一邊作戰一邊維護社會治安。
人員不夠。便需要有人替他們在占領區維持秩序。
這個時候,河南省已經有了一支臭名遠播的漢奸隊伍。
張嵐峰。字騰霄,今河南商丘人。
1922年考入馮玉祥部學兵團,畢業後參加西北軍。
曾於1926年到日本陸軍士官學校學習。
後參加日本特務組織。
抗日戰爭爆發後,
被華北日軍秘密委任為豫皖招撫使,任軍長。
華北淪陷後,
張嵐峰以到隴海路沿線招募人員組織"抗日遊擊隊"為由,
潛回柘城著手謀劃自己獨霸一方的"宏圖大業"。
張嵐峰念過軍校,活動能力非常人能比,
他用上欺瞞手段,加上一番刻意謀劃,
很快便收容了千餘人的武裝。
取得了一部分人的信任,
日軍由隴海鐵路西進,時局動蕩不安。
當地的十幾股大小土匪也趁機各處竄擾,
打家劫舍,柘城人民頓時陷入苦難的深淵,
不少人都把希望寄托在了張嵐峰身上,
指望這位能力卓然的"張司令"能出麵打擊日軍和土匪。
然而,善良的民眾不知道的是,
張嵐峰剛拉起隊伍不久,
便收到駐柘城的日軍第十師團指揮官磯穀廉介的邀請信,
讓他進城協商合作共建中日共存共榮之道。
張雖然願意和日軍合作,但又不想擔"民族罪人和漢奸的罵名"。
於是他召集柘城有影響的大紳商和擁有武裝的大地主開會,
在這些人共同同意並簽名後,便由張嵐峰寫了一封日文信,
帶著20頭肥牛與日軍交涉。
接受了日本給予的"豫東招撫使"的頭銜。
組成了偽豫西剿共軍,專和共產黨作對。
為了激勵張嵐峰更好地賣命,
日本人不但撥給他3萬元軍費。還撥給其大批武器彈藥和卡車。
張嵐峰的勢力進一步得到擴張。
人馬逐漸發展到一萬五六千人的規模。
他用酷刑折磨、慘殺有抗日嫌疑的愛國進步人士,
抓到我地下黨同誌後,一律嚴刑拷打,
不投降招供的,多用大刀或刺刀將人活活戳死。
十分凶暴殘忍。時稱"張閻王"。
—— —— —— —— 華麗的分割線 —— —— —— ——
此時,湯恩伯率部已經退守到洛陽去了。
殲滅鬆田的騎兵後,吳大雄也率第五旅八千餘人向後方轉移。
但他沒有去洛陽。按著自己的意思,
吳大雄是不想把這支武裝隊伍再交還給國民黨了。
他聽取秋容和聶衝的意見,準備和河南省地下黨委聯係上。
將部隊變相移交出去。
吳大雄在與日軍作戰中曾俘獲了近千匹戰馬,
他決定組建自己的騎兵團。
作為機動部隊來使用,不失為上策。
可是,誰來任騎兵團團長呢?
這可是個技術活。
這幾天,吳大雄一直為這個事頭疼。
倒是程遇順團長的一句話提醒了他。
我們自己人不懂騎兵戰術訓練,可以重金外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