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四十章 藝術之春
在兩位部長和林麗源女士的精心安排下,
梅蘭芳大師上裝著衣,收拾停當。
代替他的兒子梅葆玖親自出演了《穆桂英掛帥》和《貴妃醉酒》兩出壓場戲。
有多久沒唱戲了啊!
梅蘭芳先生畢竟是罕見的大師級人物,很快就進入了最佳狀態。
演出取得了空前的成功。現場觀眾反響非常熱烈。
梅蘭芳先生不敢當眾禦裝。帶裝攜眾弟子多次返場致謝。
然而在幕後,梅蘭芳先生的行蹤必須要絕對保密。
除了極少數人知道外。其他人一直以為是梅葆玖先生親自出演。
"唱得真是太好了!真有當年梅大師的原汁原味喲!"
"可喜可賀,梅葆玖先生技藝更上一層樓哇!"
"就是,就是。很久沒聽到這麼出彩的戲了。"
一位資深票友由衷的讚道。
"師傅他老人家今天是開掛了嘛?我怎麼覺得這戲唱的比平時好太多啦!"
"是呀!師兄。我亦有同感。今天太晚了。
等明天我親自向師傅討教。他老人家今天有兩個絕活可是頭一次露哇!"
梅葆玖的一位親傳弟子說道。
"梅派藝術,果然是博大精深呢!開了眼嘍!夠回億一輩子的了!"
另一位資深票友由衷的讚道。
在後台休息室,楊部長和賀部長見到了真正的梅蘭芳先生,
內心都十分的激動。親切的與梅大師握手。
而梅葆玖先生見到自己的生父梅蘭芳時。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一時之間父子有說不完的話。
吳大雄說道:"梅先生既然來了。就暫時不要回去了。
我明確的告訴您吧!曆史上,
日本人1945年8月份才能投降,您來的時候是1942年。
你不妨在這裏再待上三年吧。"
"感謝吳先生,感謝陸女士。你們真是我們父子的大貴人哪!
讓我們父子在這種情況下還能相見,謝謝!"
梅蘭芳大師十分的激動。
吳大雄隻所以這麼說,是因為他知道。在原曆史時空裏。
日本人進到上海以後,梅蘭芳先生罷唱斷了經濟來源,生活自然很是拮據。
搬家到**後,這裏的生活費也很高,
他賺的錢要養活自己的九個孩子(後來陸續夭折五個,梅葆玖是老九,最小的一個孩子。)還有其他親友,琴師,下人等。每日花費巨大。錢很快就花光了,有段時間,
他隻好又回到上海,但他還是不演戲。為了維持生活,
他隻好忍痛賣掉在北京的房子。
接著他又出賣自己多年收集的藏品。盡管這樣,
後來還是舉債度日,向親友借了一筆錢。
有的好友得知他家生活陷入絕境,便解囊相助。
而外界一聽說梅蘭芳要賣房子,便有很多戲園子老板便找上門來,
說:"梅先生,您何必賣房子,隻要您把胡子一剃,一登台,還愁沒錢花?"
有的甚至說:"隻要簽訂演出合同,就預支二十兩黃金給梅蘭芳先生。
但無論條件多麼優厚,梅蘭芳全都拒絕了。
他寧可賣房度日,也決不在日本侵略者的刺刀下登台演出。
梅蘭芳在抗戰期間斷然蓄須明誌,不為民族敵人演出,
表現了一代藝豪不屈不撓的剛強骨氣。
這一事件成為神州大地感人的佳話,令後人廣為傳頌,
極大地鼓舞了中國人民奮勇抗戰的決心。
吳大雄對七娘說道:"梅先生有一批自己畫得山水花鳥作品。
麻煩七娘你代為轉手出售。咱們在中間一分不取。
所獲款項全部歸還梅蘭芳大師本人。
以解決其日後的生活困擾。
七娘說道:"那是自然。我也非常敬佩梅大師的為人。"
關於眼下梅先生一行人的衣食住行問題。
就不勞吳大雄和七娘費心了,自然由兩位部長出麵代為安排。
吳大雄後來聽說,國家安全部專門為梅先生一行人辟了一處幽靜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