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八章 虎嘯平津(三)
黃河水的秋天明顯比夏天奔流的要慢一些,
而曆史的車輪仍在自顧自的飛快地旋轉。
該來的來,該去的去。
真的是青山遮不住,畢竟江流去。
天地之大,總免不了幾家歡樂幾家愁。
有人認為濟南戰役是國、共兩軍的第一次大決戰序幕。
1948年9月16日至24日。
我東北解放軍軍第一次攻取大城市長春未成功後,
華東野戰軍從"七月分兵"後重新完成了兵力集結,
開始了濟南戰役前的各項準備工作。
此次我軍參戰總兵力達32萬人,
超過了敵濟南守軍和可能增援敵之總數(約28萬人),
第一次實現了華東戰場我軍兵力較之敵軍占優勢。
形成了以多打少的局麵。
天津大公報社編輯部。
已經過了下班時間,還有兩個人沒有走。
他們要趕一篇時評文章和解放濟南戰役的社論。
胡主編對蔡猛同誌說道:
"粟司令以六成的兵力打援,隻用四成的兵力攻城。
如此獨特部署也讓援敵望而卻步。
哎呀呀,這種戰法曠古未之有也!我等文人須大書特書一番。"
"是的,胡主編!你說的極是!
真是讓人大開眼界。不得不佩服粟司令的雄才大略呀!"
蔡猛同誌是老黨員了。
也曾在一線部隊呆過,對如何打仗頗有自己的見解。
"可是,從何處著筆呢?你我能搜集的資料都在這裏了,
還是很不夠哇!"胡主編言道。
"我看就應該讓傳冬菊同誌去實地采訪才是。
她又識得粟將軍!如果說能獲取第一手資料豈不更好?"
"小蔡同誌!你的想法是好的,可惜不行啊!
我剛剛接到上級領導通知。傅冬菊同誌另有重任。
今天下午已經離開天津啦。"
"哦!胡主編,我猜,該不會是……"
"噓!你就當什麼也不知道。此事絕密。"
"是。"
從西南聯大畢業,來到天津大公報社擔任副刊編輯。
時間一晃三年過去了。
傳冬菊一直沒有回家。
即使天津離北平近在咫尺。
1947年11月15日,她因工作積極、表現突出。
正式加入了中國共產黨組織。
而這個時候也是沈陽戰役的最關鍵時刻,
一個與她息息相關的任務就這樣到來了。
傳冬菊從未想過,
有一天,自己可能成為和平解放北平的關鍵人物。
作為北平首腦軍官傅作義的女兒,
可能會成為和平解放北平的一個關鍵點,
晉察冀中央局城工部部長劉仁就在此時找到了在天津的傅冬菊,
並告知她組織希望她回到家中遊說父親。
為了能夠避免戰爭傷害到古都名城,同時和平解放北平,
受到此番委托的傅冬菊自然是二話沒說,當即接下這個任務。
—— —— —— —— 華麗的分割線 —— —— —— ——
北方局領導握著吳大雄的手說道:"太謝謝你了,吳先生!
有了你的大力協助。我們一定會很快的取得勝利的。
我們看了江蘇省黨委對您的推薦信,評價很高。
知道您是一個堅定地為人民謀利益的民主人士,
我們黨歡迎你。現在傅作義那頭還抱有一絲幻想,
我們現在就立即打碎他的這個幻想。讓他回到談判桌上來,
明天你將和傅冬菊同誌一起去北平,你們辛苦啦!"
就在前兩日,吳大雄忽然接到秋容的一個電話。
上海的真身隨即轉到他這邊。
預警的結果是吳大雄立即從山西戰場脫身出來。
電話裏隻有一個內容,"老吳!北方局有人要見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