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六章 虎嘯平津(十一)
譚政忍不住大笑道:
"哈哈哈……還有這種事。妙極。我這就看看他們去。
做一次戰前動員,再給他們打一打氣!"
—— —— —— —— 華麗的分割線 —— —— —— ——
吳大雄請楚的記得這段曆史。
1949年1月6日-8日。西柏坡舉行政治局會議,
討論並通過《目前形勢和黨在一九四九年的任務》的決議。
決議指出:1949年和1950年將是中國革命在全國範圍內勝利的兩年。
1月10日。三大戰役中曆時最長、規模最大、
殲敵數量最多的淮海戰役,以全部殲滅杜聿明集團而結束。
淮海戰役是三大戰役中我軍參戰總兵力唯一少於敵軍的一次。
至此,蔣家王朝大勢已去。其軍隊的主力精銳師團喪失殆盡。
"60萬人打80萬人,活活一鍋夾生飯,硬讓粟司令給吃下去了。不服不行啊!"
雖然吳大雄作為一位穿越者早早就知曉結果,但仍然感歎不已。
"是呀!吳大哥。我也聽秋容姐她講過。那場麵真的非一般人難以把握。
粟司令真是不世出的人傑!令人欽佩……對了。
吳大哥!你召我來一定是有新任務吧?"
魏英是第一個來報到的。
"嗯,一會兒,估計陳秋樺、林大有會先到。"
吳大雄說道:"眼下,攻打天津成為首要任務。
我命令,鐵血聯盟隊員從今日起迅速歸隊。我們也要參加這次攻堅戰鬥。
阿英!你去通知他們吧!本月13日前務必集結待命。"
"好的,吳大哥!這件事我馬上去辦。"
為什麼吳大雄熱切的盼望天津早一天解放。
因為他又與人打賭了。
就在兩天前,吳大雄與傅冬菊離開了北平。
他們二人將傅作義的和談想法轉達給四野最高首長。
談判沒有取得實質性的進展,因為談判雙方各自提出的條件相差很大。
有一點很明確,傅作義對天津的陳長捷還抱有幻想。
隻有四野堅決的打下天津城,才能促使傅作義將軍主動回到談判桌前。
此時的天津儼然成為了一塊試刀石。
也成了全國矚目的焦點。
並且,就天津攻防一事吳大雄再次與孫蘭峰打賭。
孫蘭峰賭得是——天津城固若金湯,可守一個月。
吳大雄賭得是——天津城不出三天必破。
這讓孫蘭峰軍長無論如何都難以接受。
"這不擺明了欺我國軍無人麼?"
於是,雙方各執一詞,各有說法,不歡而散。
天津城內外,敵我雙方態勢日趨明顯。
"拿下天津,還是很有把握的。"
這句是劉亞樓總參謀長向中央軍委遞交天津戰役計劃書中的原話。
劉亞樓的信心,一方麵來自於34萬人對13萬人的兵力優勢,
也來源於天津國軍的機械與呆滯。
攻打天津的四野出動的火炮達到1500門。
75毫米以上囗徑的火炮就有538門。而且解放軍炮彈非常充分,
總攻前的炮火準備就持續了整整40分鍾!蔣軍苦心經營的天津城防工事,
幾乎被猛烈的炮火一掃而空。
"如果守軍還想打巷戰,估計也不會超過三十個小時。"
這又是劉亞樓戰前向中央軍委彙報的原話。
而北平的傅作義卻不這麼認為。
防守天津的國軍部隊,畢竟有13萬之多。
天津警備司令部長官陳長捷,抗戰中也曾參加平型關、南口等戰役,
一向被譽為"長勝將軍"。
陳長捷對蔣家王朝十分忠誠,對他的頂頭上司傅作義更是死心塌地,
他聲稱絕不像東北鄭洞國、曾澤生等人不戰而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