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四章 虎嘯平津(二十九)(2 / 2)

"未雨綢繆,早做打算。實為上策!

吳先生!之前,是我劉亞樓小看你了。"

劉亞樓參謀長對吳大雄誠致的說道。

"豈敢!豈敢!我也是在魯班門前掉斧頭。

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罷了。紙上談兵還可以。

具體到其他的,我可是一概不懂呀!"

吳大雄說道。

吳大雄正如他自己所說的那樣。

他方才畫的解放軍南下路線圖完全是從曆史書上記憶得來的。

當時,第四野戰軍以第12兵團大部、

率第40、第43軍約12萬人組成先遣兵團,

由平(今北京)津地區南下,歸第二野戰軍指揮,攻取信陽,威脅武漢,

會同中原軍區部隊牽製白崇禧集團,策應第二、第三野戰軍渡江作戰。

參加渡江作戰的我人民解放軍各部隊,

於3月初~4月初先後進抵長江北岸,開展戰役的各項準備工作。

在地方黨和政~府的幫助下籌集、修理船隻,到渡江前夕,

共籌集各型木船9400餘隻,培訓了數千名部隊選調的水手。

僅隨軍參戰的船工即達1萬餘名,臨時民工達300萬人。

人民解放軍突破江防後,勢如破竹。

先後占領南京、上海、武漢等大城市,

摧毀了南京政~府寄與厚望的長江防線,徹底結束了老蔣的反動統治,

基本上解放了中國大陸。

緊接著又解放了江蘇、安徽兩省全境和浙江省大部。

幾支解放軍部隊最終會師於福建廈門。

但是,誰也沒有想到,解放軍的先頭部隊在金門島受挫。

華野9000餘人的一個師,意外的遭到全軍覆沒。

全軍覆沒呀!這對於當時連戰連捷的解放軍來說,

不亞於晴天霹靂,當頭一棒。讓很多太過於樂觀的人清醒起來。

九千多解放軍戰士英勇奮戰,最後彈盡糧絕全部犧牲。

說起來一時難以接受,分析一下戰敗的原因卻能夠明白,

當時我們的海軍裝備落後,是存在短板的。

跨海作戰,難度非常之大,我軍雖有50萬大軍在手,

卻隻能派出一個師登上金門島。因為一次性沒法運這麼多人到島上去,

這就是裝備劣勢,金門戰役的很多船隻甚至都是民船,

沒有像樣的大船,保證不了跨海作戰的基本運力。

最終導致敵軍將我軍海上補給線切斷。

後續進攻部隊的船隻又遭炸毀。才全軍覆沒的。

"唉!真是可惜。倘若金門島早早被我軍攻下,

就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正因為如此,吳大雄才不想重蹈覆轍。按著曆史的發展軌跡進攻金門。

不!不要讓曆史的悲劇重演。

金門島啊金門島!我要捷足先登。

吳大雄此刻陷入了沉思之中。

"吳先生!吳先生!"吳大雄聽到有人喊他。從又回到現實中來。

喊他的是劉亞樓參謀長。

劉亞樓走過去握著吳大雄的手說道:

"吳先生!你來作我的高參怎麼樣?"

譚政政委上下看了看吳大雄兩眼說道:

"我看,吳先生帶兵也是可以的。金湯橋一戰我看就打得很好麼!"

譚政政委的話正中吳大雄下懷。

吳大雄是穿越人的思維,不喜歡拐彎抹角。

他當下對劉亞樓參謀長說道:"當您的參謀,好是好。

隻是我還有一個更大膽的想法。

與我方才所講的秘密縱隊密切相關。

不知兩位首長有沒有興趣聽一聽?"

(全章完)